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59790
大小:1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伤仲永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才的格言,例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等等。现在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它用实例告诉我们:人才绝不是天生的。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翻译这篇文言文。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4.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
2、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隶(lì)扳(pān)环谒(yè)泯然(mǐn)称(chèn)2作者名片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
3、强烈反对,他两次被陷害。晚年他被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2词语解释(1)重点实词世隶耕(附属,隶属)尝(曾经)养父母(赡养)立就(完成)稍稍(纷纷)泯然(消失)泯然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4、)借旁近与之(附近。这里指邻居)收族(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可观(值得)环谒(四处拜访)(2)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拉)(3)古今异义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时,有人;今义:或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泯然众人矣(古义:常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4)一词多义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其其诗以养父母(这)稍稍宾客其父(他的)(5)词类活用即书诗四句(书:名词作动词,写)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父异焉(异:形容词作
5、动词,对……感到惊异)邑人奇之(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招待)父利其然也(利:名词作动词,以为……有利)3学生复述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点拨明确】天资聪颖的仲永,五岁能写诗,但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而是牵着他四处拜访同乡的人来谋取利益。二十岁时,他的才能就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普通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天才
6、源于勤奋和汗水。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最终沦为庸才、蠢材,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让悲剧重演。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一)深层理解1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依据。【点拨明确】(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等。(2)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3)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讲
7、了什么道理?【点拨明确】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点拨明确】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没有将其天赋用在学习上。4通过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点拨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二)走进写法1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作者为什么详写这一阶段
8、呢?【点拨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是为更好地突出中心,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的“不使学”造成的,从而更加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2本文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点拨明确】这是先扬后抑的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