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42530
大小:7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1
《产品创新与积累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孟捷)时间:2004-05-0508:33来源:未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孟捷点击:61次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熊彼特派技术创新和长波理论,把产品创新看作经济生活中的自主变量,而象收入分配、货币量供应等则看作从属变量。本文试图在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内论证新熊彼特派提出的这个假说。文中认为,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提供了一个工艺创新的理论;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各种既有观点,妨碍了把产品创新概念化。他的论文批判地重建了剩余价值生产
2、和实现的矛盾,提出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作为前一对矛盾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率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动态做了摘要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熊彼特派技术创新和长波理论,把产品创新看作经济生活中的自主变量,而象收入分配、货币量供应等则看作从属变量。本文试图在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内论证新熊彼特派提出的这个假说。文中认为,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提供了一个工艺创新的理论;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各种既有观点,妨碍了把产品创新概念化。他的论文批判地重建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
3、提出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作为前一对矛盾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率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动态做了新的解释。文中认为,产品创新以及相应的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汲取其历史合法性的主要源泉;借助于重大产品创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完全有可能自主地带来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 关键词产品创新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利润率下降长波 新熊彼特派关于技术创新和长波的理论,假定一连串重大产品创新[1]是长期内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本文试图在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内,对新熊彼特派的这个假说
4、加以论证。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是相关理论的回顾,包括新熊彼特派关于技术创新和长波的理论(这个理论最先是由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来的),以及马克思在《1857-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产品创新的未为人知的思想。文章的第二部分讨论了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不同解释,这些解释妨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产品创新展开分析。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还尝试如何在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框架内分析产品创新。文章的最后是与长波理论相关的两点结论。11相关理论的回顾231新熊彼特派关于产品创新和长波的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起源1912
5、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荷兰社会主义者范·盖尔德伦,以笔名在一份荷兰社会主义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春潮:对工业发展和价格运动的反思》的著作(VanGeldren,1996)。这篇著作,而不是十几年后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著作,现在被公认为是经济学中“长波理论”的起源。范·盖尔德伦以大量统计材料确证,在1850-1873年间、1896-1911年间,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两次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他把这种长期扩张称之为资本积累的“春潮”。范·盖尔德伦力图为这两次长期经济扩张出现提出理论上的解释,他特别强调了重大产品
6、创新的作用。范·盖尔德伦认为,一个或几个迅速成长的新部门,推动形成了--------------------------------[1]本文所指的产品创新既包括生产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也包括既有产品的重大升级换代。长波的上升期。就1850-1873年这一期间而言,主导部门是铁路建设,它所产生的连带效应是金属、钢、煤的生产的扩张。就1896年以后的上升期而言,电力和汽车工业扮演了主导部门的角色,他们带动了金属(特别是铜)、绝缘材料和煤的生产。范·盖尔德伦的贡献由于语言的障碍而鲜为人知。现代长波理论的主要复兴者曼德尔在《
7、晚近资本主义》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他的观点。1996年,《春潮》一文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主编的《长波理论》一书中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其篇幅长达五十余页。鉴于“长波”被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以康德拉季耶夫的名字命名,弗里曼说,如果熊彼特当年得悉范·盖尔德伦的著作的话,“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兴许就会改称“范·盖尔德伦长波”了。[1]熊彼特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创新之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引入经济学的人。他在全然不知晓范·盖尔德伦的著作的情况下,提出了他的假说: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创新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
8、以蜂聚形式出现的;诸如蒸汽机、铁路、电力和汽车等重大产品创新,推动产生了具有扩张性质的资本积累长波。但是,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其内容过于宽泛,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而且包括组织创新及新市场的开辟等因素。尽管熊彼特在分析实践上所强调的是产品创新,但这一点在概念上未予明确。德国经济学家门施的著作《技术的僵局》(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