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37286
大小:1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稀土简介》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揭秘中国海洋深潜历程南方周末:揭秘中国海洋深潜历程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历次深潜纪录(CFP/图)各国对海底资源的争夺,推动了深海下潜的纪录不断被打破,在这场海底资源圈地运动中,其他国家在50年前就已起跑,中国如今拼命追赶,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艰辛?逼近7000米5000米的深海是什么样子?目前,已有3个中国人能够身临其境。2011年7月26日10时12分,当“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兼试航员叶聪、声学专家杨波和潜航员付文韬依次出舱之时,东太平洋的下潜指挥现场、万里之外的北京视频会议现场一片欢腾。历经近十年的努
2、力,中国载人深潜计划终成现实,5057米——这一纪录使中国载人深潜进入5000米时代。这只是开始,随后一周内,纪录屡被刷新,在5000米级别的五次下潜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5188米。仅仅一年前,人们还在为3759米激动。2010年“蛟龙”号潜入3759米深海后,中国已成为继美、法、俄、日后,第五个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国。5000米深潜成功后,意味着中国载人深潜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海洋石油和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3000米到4500米的海底。这也是各国潜水器工作水深集中在5000米以下的主要原因。不过,
3、5000米并非是深潜极限。早在1960年,英国人D·华尔顿和深潜器发明者之子丁·毕卡第,就曾乘坐“曲斯特II”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10916米,创造了迄今为止的人类最大下潜深度。这一深度也被称作“太平洋挑战者深度”。但这种带有浮力舱的早期载人潜水器,由于活动范围有限,并未成为主流。各国纷纷选择了在海底可以自由活动的自航式潜水器。目前,全世界共有各类载人深潜器13艘,其中有11艘由日本、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不同组织使用。这些载人深潜器均属自由自航式,其经常下潜深度主要在5000米以内,而其最大潜航深度则
4、在6000米到6500米之间。其中,日本“深海6500”号,6500米;美国“海崖”号,6092米;法国“鹦鹉螺”号,6000米;俄罗斯“和平一号”、“和平二号”,6000米。中国有“蛟龙”号。其实,早在2007年“蛟龙”号下水试验前,还只有一个通用名“HOV”,即载人深潜器。时任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下称“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的张利民认为,极地考察船叫“雪龙”,潜水器入海应该叫“蛟龙”。2007年11月于江苏无锡702所举行的命名仪式上,潜水器被定名“和谐”。2009年年底,“和谐”被更名为“蛟龙”
5、。按规划,2012年中国即将实现7000米的最大下潜深度目标。这一目标确立颇为曲折。2002年6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项的载人深潜器论证深度是4500米,“后来真正进入程序后”,目标深度才改为7000米。“经过论证后,我们决定拿下这个第一。”一位核心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载人深潜起步晚,但技术实力并不弱,7000米能够实现。7000米这一深度,将超过目前的纪录保持者、日本的“深海6500”号整整500米。 迟到50年从下潜几十米到6000米,美、法、日、俄四国差不多花了50年。这50年间,中国完全缺席。以1964年下水的
6、美国“阿尔文”号为例,其1978年就下潜到4000米深处,1994年到达4500米。迄今,这个曾发现“泰坦尼克”号,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明星深潜器已下潜近五千次,保持着年均百次的高效率。即便如此,美国为了保持领先,还在升级换代。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决定斥资两千多万美元,在6年内建造一艘新概念“阿尔文”号,以取代上一代深潜器。这意味着,“阿尔文”号将向6500米挺进。据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网站上公布,新概念“阿尔文”号,将于2015年完成全部升级。由此,“蛟龙”号可能会比先行者快上半
7、个身位,但这样的领先还是来得太晚。早在1970年代,石油开发从陆地转移至海上时,中国也在探索深潜技术能为海洋石油开发服务。但一晃十年,中国的深海装备寥寥无几,深潜器更无从谈起。其间,其他国家的深潜器却已游遍深海大洋。美国的“阿尔文”号首次发现了海底热液活动区,日本的“深海6500”已调查了水深达6500米的海洋斜坡及大断层,由前苏联和芬兰联合研制的“和平一号”、“和平二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游弋数百次。1992年,以中船重工702所为主,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多位院士、专家开始论证研制中国载人潜水器
8、的可能性,并上报当时国家科委的“863”重大专项。几年过去了,申请一直未获批准。2009年10月3日,“蛟龙”号首次试验下潜到1109米后,持续关注载人深潜的《中国海洋报》青岛分社社长李明春,在三亚拜访了当时的总设计师徐芑南。徐芑南回忆,当时两派意见针锋相对。反对者认为,载人深潜技术难度高、投资大,应用面又窄,可以放一放。赞成者则坚持,各国对海底资源的重视已极大推动了大洋的“圈地运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