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⑴教案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⑴教案苏教版必修1课题:§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⑴教学目标:1.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的要素有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函数的定义;难点——判断某些对应是否是函数.教学教程:一、问题情境看课本P21三个实例: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⑵自由落体运动;⑶某地24小时内天气变化情况.观察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它们的共同之处?二、学生活动(1)估计人口数
2、量变化趋势是我国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依据。从人口统计年鉴可以查得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人口数据资料如表所示,你能根据这个表说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吗?(图见书P21)(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距离y(m)与下落时间x(s)之间近似满足关系式。若一物体下落2s,你能求出下落的距离吗?(3)如图是某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图见书P21)① 上午6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全天的最高、最底气温分别是多少?② 在什么时刻,气温为?③ 在什么时段内气温在以上?看课本P21三个实例,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三个实例中,各
3、有几个变量?显而易见,都有两个变量.问题2:三个实例中,第一个变量取一个确定的值以后,第二个变量可取几个值?讨论得到:当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的值随之惟一确定.引导学生回忆,这就是初中学过的函数.三、建构数学问题3: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实例的共同特点?⑴每个问题都涉及两个非空数集A,B;举例说明.⑵存在某种对应法则,对A中任意元素x,在B中总有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举例说明.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5426036727058079099751035
4、110711771246可以用“箭头图”清晰地表示出这种关系.这种对应具有“一个输入值对应到惟一的输出值”的特征.⑶将这些特征用集合语言描述出以上特征,就是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function),通常记作y=f(x),x∈A,其中,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链接初中的函数概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给定一个值x,相应地就有一个值
5、y,那我们就称y是x的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注:1.定义中三个关键词:“非空”、“每一个”、“惟一”; 2.给定一个函数时,就要指明函数的定义域.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指明定义域,那么定义域就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输入值的集合.三要素3.A是函数y=f(x)的定义域,对于A中的每一个x,都有一个输出值y与之对应,我们将所有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range).四、数学运用.根据函数定义可知,从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对应,如果A中有多余元素,或者A中一个元素对应B中多个元素,则此对应不是函数.反过来,
6、如果B中有多余元素,或者B中一个元素对应A中多个元素,则此对应可能是函数.从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一一对应一定是函数,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⑴f(x)=⑵g(x)=例4比较下列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⑴f(x)=(x-1)2+1,x∈{-1,0,1,2,3};⑵f(x)=(x-1)2+1.2.课堂练习(1)P26练习3~4(2)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1)A=R,B={x
7、x>0},f:x→y=
8、x
9、;(2)A=Z,B=Z,f:x→y=x2;(3)A=Z,B=Z,f:x→y=;(4)A={x
10、-1≤x≤1
11、},B={0},f:x→y=0.五、回顾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集合来描述函数的概念,要会判断一个对应是否是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六、课外作业1.P265672.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2x)=2f(x)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f(x)=
12、x
13、;②f(x)=x-
14、x
15、;③f(x)=x+1;④f(x)=-x.3.若函数f(x)的定义域是[0,1],则函数f(2x)+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4.如图,该曲线表示一人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9时离开家,15时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
16、你回答下列问题:(1)最初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4)11:00至12:00他骑了多少千米?(5)他在9:00~10:00和10:00~10:30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6)他在哪段时间里停止前进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