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

ID:29567621

大小:512.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_第1页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_第2页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_第3页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对勾】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0.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作业认真练习高考回访(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3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约由35%提高至43%。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后期及以后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以上,且增长速度缓慢。故安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答案:B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2、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析: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幅度较小,且有升降起伏变化,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加大,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不利于安徽省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3、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答案:D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为增强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在选择工业类型时,应着力发展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增强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深加工,多发展农产品原料导向型工业;而且中小城市的工业化水平一般比较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

4、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比较符合区域特征。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2012·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5.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5、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第4题,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第5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

6、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答案:4.D 5.B名校调研(2014·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完成第6题。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解析:注意纵坐标的变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选项A、B错误;都市圈的形成减弱了城市聚集效应,选项C正确。逆城市化出现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7、的过程中,选项D错误。答案:C(2014·苏锡常镇四市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7~8题。7.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解析: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平衡,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答案:B8.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

8、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