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65694
大小:1.0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郑州高一检测)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回答1~2题。1.该地荒漠地下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63380145】A.土质疏松 B.水分充足C.根系发达D.植物繁茂2.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A.种植水稻B.减少耕
2、地C.秸秆还田D.植树造林【解析】 第1题,新疆荒漠地区水分条件差,植物根系发达是为吸收满足生长需要的水分。第2题,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增加。【答案】 1.C 2.C(2016·漳州高一检测)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甲 大漠胡杨 乙 兴安林海 丙 海南椰树 丁 黄山迎客松3.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
3、壑4.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解析】 第3题,甲分布在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是山地和平原,冻土广布。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水源充足。丁位于长江流域,以流水侵蚀为主。第4题,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由于气候干旱,缺水造成的。乙地叶呈针状,是为了防止叶片受冻害。丙地四季常青
4、,是由于常年温度较高。丁地树木生长较快,是因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答案】 3.A 4.C(2016·湖南长沙4月模拟)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6.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C.自然带D.盛行风【解析】 第5题,结合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知,同一自然带南坡较北
5、坡高,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推知丙位于30°~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在该气候条件下发育常绿硬叶林。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两气候条件下都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 5.A 6.C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 )【导学号:63380146】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8.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解析】 第7题,四川省位
6、于亚热带,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与该纬度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故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8题,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而西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答案】 7.B 8.A(2016·绍兴高一检测)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1题。图19.图中所示各河流中,绘制错误的是( )A.aB.bC.cD.d10.关于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崖位于A地西南B.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C.陡崖处有瀑布景观D.陡崖由
7、冰川侵蚀而成11.图2所示两幅剖面图中的数字,能正确反映图1中A点地形的是( )图2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第9题,c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是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第10题,根据指向标,可以断定陡崖位于A处东南;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最大高差小于40米;陡崖处无河流,不能形成瀑布;陡崖多是断层形成的。第11题,A处为鞍部,南北两侧为山顶,东西两侧为山谷。【答案】 9.C 10.B 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
8、1)填写自然带名称:(10分)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2)A→B→C→D的自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