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ID:29553552

大小:6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课文知识点解析全析提示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的产生:中国的农业肇始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这一时期的农业被称为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业经济发展而来的。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都起源于驯化。早期人类在采集的实践中,发现一些植物一岁一枯荣,知道按期采集它的果实、根、茎充饥;熟悉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摸索到栽培这些植物的方法;在植物的栽培中,不断淘汰不满意的物种,保留一些优质品种,使这些品种不断优化。我国原始农业是从多个中心起源而向周边发展起来的。2.早期农业格局: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黄

2、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摇篮。北方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半坡遗址,以旱地作物粟和半地穴式房屋为标志,南方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遗址,以湿地作物水稻和干栏式建筑为标志。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南方与北方在各自的传播和扩展中相互交融。想一想: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解答:气候不同。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于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生长,而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宜于水稻的生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不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说明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3.畜牧业的产生:我国农业是以种植业

3、为主的。当时的主要作物有黍、稷、麦、稻、豆等,习称“五谷”,据甲骨文和诗经的记载,这些在我国商周时期都已经种植。随着农业的发展,早期人类在长期狩猎的劳动实践中,为了补充食物,时常有意将一些幼小的野生动物带回家中饲养,逐渐发现有些动物可以饲养成对人类有用的家畜,比如耕作的牛、拉车的马等。这就是原始畜牧业的产生。早期饲养的家畜主要有马、牛、羊、鸡、狗、猪,称为“六畜”。二、从耒耜到曲辕犁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随着农业的发展,农具的材质、动力、播种工具、耕作工具、灌溉工具等不断更新换代。1.农具材质的更新: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那时农具制作非常粗糙,人们

4、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最初为打制石器,其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来演变为磨制石器,其时代即新石器时代。半坡和河姆渡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即夏朝以后,耒耜仍是主要工具,原料仍以木石为主,但商周之后开始使用青铜农具。由于青铜质软、贵重、产量少,故极少量使用青铜农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了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逐渐普遍推广。铁器坚硬、锋利、轻便,远胜过笨重简陋的木石工具和贵重的青铜工具,使深耕成为可能,因此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体现

5、了我国原始农业产生的艰辛历程。黄河流域因干旱而种植黍、粟等耐旱作物,长江流域因湿润而种植水稻,由此形成了我国旱地和水田两大耕作技术体系。要点提炼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杰出贡献。全析提示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先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使用笨重的农具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直至收获。要点提炼古代生产工具发展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农具材质的变化历程:木石骨蚌——木石为主,少量用青铜——2.农用动力的变革:在农业生产中,人力一直起重要的作用,如何节省人力,是提

6、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借用畜力是一个好的办法,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借助牛力耕田。战国中期随着铁犁的出现,牛耕开始出现,它解放了人力,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随着西汉中期犁壁的发明,在耕作的同时能够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多种工序,使牛耕的用途大大增加,所以牛耕开始广泛推广。3.播种工具的出现:最早得到开发的是黄河流域的农业。由于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人们创造了耕、耙、耱等抗旱保墒耕作技术,由此奠定了我国北方旱作技术的基础。这一时期,播种器具有了质的飞跃,汉代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耧车,它的优点是将开沟、下种合二为一,简

7、化了工序;播种均匀;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功效。4.耕作工具的发展:初期的犁是从耒耜进化而来的,秦汉时犁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但是直的长辕犁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而隋唐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农业得到发展。江南雨量充沛,灌溉方便,适宜种稻,于是一套适宜水田耕作的农具——曲辕犁被创造出来。唐代学者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曲辕犁。根据《耒耜经》记载: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槃等11个零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以翻土;犁底和压镵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