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

ID:29552573

大小:5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_第1页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_第2页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_第3页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题解析 旧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例题解析【经典题】例1.(2003江苏卷考题)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C【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属于政治史中的选官制度方面的知识,从能力要求来看主要是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命题意图是要求考生对科举制的形成、完善、发展有个清楚的了解。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

2、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北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②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③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④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完整了

3、解这一过程应该解答题并不难。【答案】C例2.(2000年全国卷考题)宋大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D.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宋太祖编练禁军目的的理解。解题时应抓住“主要”二字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首先解决的是如何消灭分裂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问题。而军事上的目的则相对是次要的。在进行判断时要结合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分析。【答案】A例3(2001年上海卷考题)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

4、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改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题干虽然长,但关键是“体制改革”的“全面反映”。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B例4.(1994年上海卷考题)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

5、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考查考生阅读史料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根据教材和材料,比较容易识别题干中反映的是“杯酒释兵权”据材料可知宋太祖不满“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因此可排除选项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而选项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和选项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的真正用意是解除他们的兵权。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原创题】例5对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起过作用的统治

6、者有①周世宗②宋太祖③宋太宗④金世宗A.①②③D.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关键要注意每个统治者的主要举措及其影响。,周世宗实行改革,使后周强大,为北宋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宋太祖960年建立了北宋,进而他的弟弟宋太宗统一了全国。而金世宗是在宋金对峙时期出现的历史人物,他对北方经济发展起了作用,而没有使南宋统一、因此答案是A项。【答案】A例6.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水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到城外迎接,周渭却趾高气扬,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而已。见此情景,符彦卿心中不满,但

7、却无可奈何.其原因是A.周渭位居高官,身份特殊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C.地方节度使已被削夺兵权,地方军、政、财权分离,彼此无隶属关系D.地方行政长官由文臣担任,掌握地方军队将领的任免权【解析】周渭一小小知县,居然敢对手握重兵的大将趾高气扬,显然是无所畏惧,而身为大将的符彦卿却对一小小知县无可奈何,显然权力所限,可见二者并无上下隶属关系。C当为正确选项。周仅为知县小官,谈不上高官,更不会位在节度使之上,文臣依宋制任知州知县并无地方将领任免权,所以A、B、D都应排除。【答案】C例7.北宋在地方上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是A知州B通判

8、C转运使D枢密使【解析】知州是州的长官,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各州在知州外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枢密使是在宰相之下管理军事。其余的如参知政事、三司等官职的职能也要了然于胸。【答案】B例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夺将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