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37848
大小:81.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具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1)牢固掌握新中国初期外交基本政策和三个基本方针,结合书本简要分析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或原因。(2)列举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外交成就。(3)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过程的了解,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外
2、交的屈辱局面,从而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感情。(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也是有智慧的。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学习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明确面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还有着重要意义。依据导学案和练习册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
3、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集体讨论、突破。重点记忆新中国初期外交基本政策、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求同存异的含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表格)。4、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知识梳理】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背景:(1)世界运动高涨(2)美苏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二战后,以为首的阵营和以为首的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外交政策:外交政策3、基本内容(1)“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
4、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3)“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成果: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1)建国一周年时已和
5、苏联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3)最突出的成就:和苏联建交;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并签订。二、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内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
6、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外交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第一次以世界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1)会议的背景及目的: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目的:为了和平
7、解决和问题。(2)时间、地点: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举行会议。(3)中国代表团及积极的外交活动: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4)影响: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四、出席万隆亚非国际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3、会议特
8、点: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作用:(1)目的: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2)含义:所谓“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二是都面临着发展和维护的任务。所谓“异”,是指与会国家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3)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