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32987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0
《【课外阅读】各抱地势 蔚为大观__曹雪芹构筑“红楼”的艺术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各抱地势蔚为大观——曹雪芹构筑“红楼”的艺术手法艺术结构,是作家所反映的实际生活的体现形式。生活千变万化,故很难找到一成不变的结构模式。真正美的结构,总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譬如那些杰出的建筑艺术家,就根据时代之风尚,地貌之特征,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苦心经营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建筑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是雄奇险峻的美;“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这是奢华精巧的美,“长虹卧波”,“复道行空”,这是飞升腾跃的美;举世嘱目的万里长城,如苍龙紧锁群山,给人以壮丽,森严的美感
2、;而陕北的排排窑洞,则显示了朴素、浑厚的动人光采……。曹雪芹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艺术家”,他在小说世界里经营了一座光辉灿烂的“红楼”,使我们中华儿女无不为之骄傲!那么,他是怎样设计和构筑这座艺术“红楼”的呢?说起来道理很简单,就是讲求“天然”,反对“造作”,决不违背“事体情理”,“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同以往那些传奇色采较强的小说作品相比较,《红楼梦》所反映的生活是相当平淡的。正如脂砚斋所云,曹雪芹写的大抵是“家常老婆舌头”,絮絮叨叨,不紧不慢,很少有掀天之浪和灼热的戏剧冲突。用一句时
3、新的话说:《红楼梦》所展示的是“生活流”。的确,在曹雪芹的笔下,那些涓涓的生活流水,仿佛是在漫不经心地、自然而然地流淌着,看不出什么预先规定的设计,找不到什么苦心孤诣的安排;然而,注目凝思,仔细品味,又觉得这平淡之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情意趣和深刻的必然性。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艺术工程。它需要作家过细地剖析日常生活的肌理,理清纷纭纠葛的生活网络,顺乎自然地布局谋篇,使整部小说的结构不为奇巧所囿,象实际生活一样质朴无华,从而焕发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光泽。文所探讨的,乃是曹雪芹按照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势
4、,去巧妙地构筑“红楼”的艺术手法。复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儿会反复出现。譬如吃饭,吃了早饭有中饭,吃了中饭有晚饭。一年三百六十日,大抵如此,《红楼梦》里就写了许多“吃饭”的日常生活场景。此外如庆寿、游戏、互访、结社吟诗等等,《红楼梦》也不厌其烦,写了许多。这就有可能给读者带来琐碎、重复之感。小说家是很忌讳这一点的。如果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传奇性,作者完全可以借助曲折的情节和多变的画面,回避这一点不“犯”此“禁”;然而,曹雪芹偏偏选择了家务事、儿女情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这就无法“绕道儿”走了,——
5、是为“特犯”。怎样才能“特犯不犯”呢?关键在于同中求异,“随物以宛转”,依照实际生活的精微变化,去构筑最得体的、各抱地势的艺术“楼台”。鲁迅说过:“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大观园里的繁花细柳,是用奴隶们的血泪来灌溉的。在贾府这么一个“温柔富贵之乡”里,奴婢们的生命是很不值钱的。她们象瘦弱的小草在风刀霜剑下枯萎、死亡。这在封建主子们看来,是无须大惊小怪的“家常便饭”,薛宝钗对金钏的惨死就说得非常轻飘:“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如此草菅人命,所以贾
6、府里死人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贾宝玉才有可能“看见许多死亡”,多方面地、详尽地表现这些死亡,不但符合宁、荣二府日常生活的客观情势,而且有助于推动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发展变化。所以,曹雪芹认乎其真地“复现”了这些同一性质的“死亡”,而且把贾宝玉感情活动的微妙差异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不妨把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与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作一比较。这两节文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贾宝玉私下进行的悼念活动,受祭的冤魂(金钏和晴雯)都是惨遭迫害的女奴,她们同贾宝玉的关系都十分密切,贾宝玉对她们的死亡
7、都怀着满腔的悲愤,等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很可能将悼念活动写成同一种格局,使人们在阅读之后难分彼此。然而,曹雪芹却写出了它们的不同神韵,使人们既感到“似曾相识燕归来”觉得今日之“燕”已非昔日之“燕”了。从表现形式上看,人们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是:悼念金钏,是贾宝玉早有所谋的“秘密行动”;而痛祭晴雯,则是贾宝玉不加掩饰的感情爆发。为了纪念金钏,他头一日就嘱咐焙茗:“明日一早出门,备两匹马在后门口等着,不用别人跟着”。第二天一早,他遍体纯素,一语不发,跨上马,“没命的”往“冷清清的地方”跑。祭祀时,他更是一
8、言不发,只“含泪施了半礼”,就回身命焙茗将香炉收了。分明是避人耳目的“地下活动”,所以连他的心腹小厮焙茗也“越发不得主意”,感到有些莫明其妙:“我焙茗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是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他祭的到底是谁?曹雪芹只作了少许的暗示和交代,始终隐在“雾”中。痛祭晴雯就不同了。贾宝玉的“一心凄楚”,是在“猛见池上芙蓉”之后,突然进发出来的。为了“发泄”胸中的“凄惨酸楚”,触物抒怀,自作一篇诔文,并且涕泪纵横地朗诵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