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16786
大小:54.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时训练十三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十三)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选择题1.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扼杀,保证国内战争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改良主义”政策2.下列对列宁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②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首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
2、②④3.对新经济政策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B.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是以粮食税来取代余粮收集制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已经从生产资料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适应当时形势发展需要的4.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列宁这一主张的变化说明( )A.认识到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客观性B.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消灭自由贸易C.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已被消灭D.国
3、家组织的商品交换要占主导地位5.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勾画出第一张社会主义的蓝图:一切生产资料收归无产阶级国家所有,“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雇佣的职员,……在正确遵守劳动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劳动,同等地领取报酬。”“国家对劳动量和消费量实行极严格的监督。”这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是(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C.平均分配消费品D.实施强迫劳动和计划消费6.列宁认为,既然苏俄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
4、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政策D.发展资本主义政策二、非选择题7.1921年2月,苏俄彼得格勒附近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政府兵变。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结合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请回答:(1)发生反政府兵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能取得成效?8.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
5、收粮食4.09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千克),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说说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答案1.选C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为了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胜利,故选C项。2.选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的,故排除④。3.选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但并非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故选C项。4.选A 解题时应审清“直接控制”到“国家调节
6、”的变化,说明由否定商品生产到肯定商品经济的作用的变化,因此A项的观点是题意所指。5.选A 材料中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没有涉及生产力问题,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不符。6.选B 题干强调“利用资本主义,”只有B项符合题意。7.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第(1)问的要求是“直接原因”;第(2)问,应从多角度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出比较。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反映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①不同之处:目的不同,前者要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后者要
7、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手段不同,前者侧重于军事政治手段,而后者侧重于经济手段。②原因:适合俄国国情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8.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意义,解答时应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粮食税的实行实际上是减免了农民的税收,进而与余粮收集制作比较,分析其优越性和意义。答案:(1)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有较大的进步性: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对勤劳的经营者实行鼓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负担。(2)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加
8、强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