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ID:29516309

大小:565.5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20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_第1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_第2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_第3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_第4页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师点解 史地政)高考历史一轮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清单]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易混易错 唐代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唐朝行政运作的有效制衡,但这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不能体现民主观念,本质上是为强化皇权服务的。知识图解隋唐三省六部制2.选官制度易混易错 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其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史论共识(1)从汉到元我国选官制度在主要标准方面由家世

2、、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于公开、公正。选拔方式由举荐或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2)古代的监察制度尽管制度建设逐步走向健全,但它“约下不约上”,其实际效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帝王。4.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二、从汉至元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口诀识记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郡国并行七国乱,推恩令刺史以强干。起初丞相集大权,汉武帝强权中朝建。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整体把握专制集权不断加强中的三个“两”规律总结汉至元政治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是从汉至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了

3、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三、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易混易错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也不能制约皇权。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2.清代设立军机处知识图解明清皇权的不断强化基准考点一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主题一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史料一 [信息解读] 据图,之所以说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主要由于: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总之,这一制度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史料二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

4、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信息解读] 史料表明宋代继承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但有很多变化。三省长官不再专任宰相之职;决策权归属中书机构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财权集中于“三司”。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事、行政,进一步说明了北宋加强君主专制,分割宰相权力的特点。主题二 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史料一 (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5、。——《礼记》[信息解读] 史料说明先秦推行的是世袭选官制,其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史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信息解读] 史料表明汉代以才学、道德、品行为选才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育的不公平,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没有被选中的机会。史料三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信息解读] 史料表明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

6、选官制的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史料四 (唐代)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华选,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隋唐五代史论集》[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主题三 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1)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整个监察过程,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监察效果有赖于皇帝的贤明,监察官有赖于皇帝的保护。(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地方监察机构和监察机关一般也不隶属于地方衙门。这

7、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3)重视监察官的责任。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监察官的遴选。既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要求监察官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4)凭实绩升降,严格考核监察官。中国封建统治者根据实绩对监察官进行考核,并采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促使监察官尽职尽责、积极上进,减少察与不察一个样的虚监现象。基准考点二 中央集权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主题一 汉代地方割据与集权史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