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

ID:29511503

大小:61.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信未来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作品,熟练朗诵课文,背诵前三段。2、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3、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说明:食指的这首《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因此讲解时要介绍当时的背景来理解。体悟作者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那份执著,激发自己,增强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坚信未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反复诵读本诗,从新颖的意象中欣赏诗的美。同时,要理解并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节奏和谐,隔行押韵,音律优美;运用反复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意象(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及其含义,体会

2、富有韵律感的语言。2、难点:把握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感。说明: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是理解诗歌的必要途径,因此,理解意象及其含义就成为本文的重点;同时,因为这首诗歌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诗歌的意象就具有更为特殊的含义,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体会诗人尽管在文革期间,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上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但他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引激趣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自杀者,是指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

3、海子,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精神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1968年(二十岁)写下了《相信未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利于后面诗歌的讲解。自由

4、诵读1、,看看怎样才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味(重点解读第三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在他眼前出现的,不再是灰暗的世界,他要用巨手在海天大幕上,率真而又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2、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主要内容)3、穿插背景介绍学生自由诵读,分小组朗读,或分声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解读意象1、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为什么否定现在?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描写现在?2、为什么相信未来?3、最后一节,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

5、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作品的内在情感在此得到发展,理想信念也得到升华。1、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黑暗势力扑灭希望)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希望被失望所代替)→灰暗的色彩/残酷的现实意象由灰暗、凄凉、沉重到明亮,有力量。2、未来的人们会“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信念、理想 紧紧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使课堂的展开有序可行把握主旨请简单概括诗歌的主旨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定,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

6、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有利于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课外延伸1、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有吗?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有吗?2、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跳楼,马加爵杀人? 明确: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应该没了。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太缺乏了。明确:大学生跳楼――为情――他的鲜花依偎在了别人的情怀。马加爵杀人――为穷――他认为贫困只能带来悲哀。明确:虽有苦难折磨,青春仍要坚定信念,越挫越勇,相信未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思路点拨也可以从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和朦胧诗的特点入手,抓住意象和象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文章脉络:展示自我—

7、—剖析内心——热情呼唤;把握文章主旨: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和混乱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食指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注重朗读结构:这是一首节奏舒缓的诗歌,诵读时要把握好。全诗的句式和修辞的应用加强了诗歌的语言力度。进行难点探讨:这首诗隐约展现了“朦胧诗”的一些什么特点?练习举隅1、请模仿本诗的反复手法,以“信念”为话题,写一首诗。提示: ①有具体意象。②使用反复手法。③选择色彩明亮、积极向上的语词。2、认真阅读下列两首诗,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