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

ID:29507522

大小:68.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7、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孟子【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教学重点】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文一问一答紧紧相连,内容篇幅长,结构层次不是太容易,需要老师提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孟子其人本单元全是孟子的文章,所以有必要先来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

2、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书。后来,人们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且称孟子为“亚圣”。结合课本内容来了解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1、仁政思想2、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3、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4、进退两自如的个人修行——穷……达……二、串讲一二节词句翻译,了解谈话初始状态。1、字词:(1)徒:门徒(2)焉:助词,无意义。(3)是以后世无传焉所以后世没有流传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这些无以,则王乎不停止非要说的话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吧2、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

3、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上来了,但是,想要成功

4、也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三、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最后一段文字。1、(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2)明以教我,明确的教导我请尝试之请让我试试看2、结果显而易见,齐宣王不但信服而且急切的想要实行它,这么大的成功怎么来的呢?请大家细读中间部分的文字,了解孟子谈话的战略战术。四、读译第三节以后的文字。1、……莫之能御也没有人能够抵御他2、不识有诸?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他们哪里能知道呢?4、是诚何心哉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认

5、为我吝啬是应当的啊6、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7、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恩惠足够推及到禽兽身上,但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却是为什么呢8、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没有广施恩泽。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奉我的老人、推及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10、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所以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不推广恩泽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11、王请度之请您揣度,请您掂量五、初步概括本部分内容能

6、行王道而未为六、翻译。1、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我这样做),是借此得到我最想要的东西2、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是因为好吃的不够吃吗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凭您这种所作所为,想要您最想要的,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4、若是其甚与?事情象这样严重吗?5、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现在大王您发布政令。实行仁义,让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想在您的朝中做官。七、初步概括本层内容。论述“霸道”的危害。八、思考:这部分文字中你感受到孟子的哪些论述的技巧?或者: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板书设

7、计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孟子——王道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第二课时一、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教师准备:1、抓住“以羊易牛”这件事,充分肯定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引起他的共鸣,激起他的兴趣。(为齐王辩解)齐王的反映足以证明这一招的成功:王悦,于心有戚戚焉我们概括为——找准切入点,激发兴趣。2、借助“以羊易牛”,另寻角度,借题发挥点醒齐王,之所以没有称王天下,是因为不肯做,不是不能做。鼓起齐王对行王道的信心。(为百姓辩解)(先纵后擒)3、成功运用比喻

8、,形象生动的说明道理,深入浅出,容易接受。(1)一组比喻:力举百钧不能举羽明察秋毫不见舆薪不为非不能恩及禽兽不保百姓推恩(2)一组比喻:挟太山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不为(3)一个比喻:缘木求鱼比喻现在崇尚武力主张征战求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4、抓住心理,反面击破“王请度之”之后,孟子知道齐王并不能立即欣然接受王道的根本原因是希望用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必须消除他的这种想法,于是用事例和道理分析了以少敌多,以弱胜强是不可能的,并且还将有严重后果,在吓倒齐王后顺势描绘了王道的威力。征战霸道缘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