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03915
大小:72.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生物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竞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一、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4学时。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两种运输系统,即短距离运输系统和长距离运输系统;了解韧皮部运输的机理、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方式、运输的物质种类、运输的方向和速度;2.了解韧皮部装载和卸出途径;3.了解光合细胞和库细胞中同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4.了解植物体内代谢源和代谢库之间的关系;5.了解同化物的分配规律和影响因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源和库、P蛋白、胼胝质、转移细胞、比集转运速率、韧皮部装载和卸出、压力流学说、源库单位、源强、库强等概念。2.韧皮部运输的机理。3.光合细胞中蔗糖的合成,库细胞中淀粉的合成。
2、4.同化物的分配规律和特点。5.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因素。(二)难点1.韧皮部的装载和卸出。2.光合同化物的相互转化和调节。本章主要内容:1.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高等植物器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相互协作,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产物(photosyntheticyield)是最主要的同化物(assimilate)。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过程,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作物的经济产量不仅取决于同化物的多少,而且还取决于同化物向经济器官运输与分配的量。1.1同化物运输的途径1.1.1短距离运输 胞间运输有共质体运输、质外体运输及共质体与质
3、外体之间的交替运输。 (1)共质体运输 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通道。 无机离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内源激素、核酸等均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转移。 (2)质外体运输 质外体是一个连续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自由扩散的被动过程,速度很快。 (3)交替运输 物质在共质体与质外体间交替进行的运输称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 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常需要经过一种特化的细胞,这种细胞称转移细胞。转移细胞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其特征是:细胞壁与质膜向内伸入细胞质中,形成许多皱折,或呈片层或类似囊泡,扩大了质膜的
4、表面,增加了溶质向外转运的面积。 囊泡的运动还可以挤压胞内物质向外分泌到输导系统,即所谓的出胞现象。 1.1.2长距离运输 实验证明,有机物质的长距离运输通过韧皮部的筛管。 环割树枝后,由于有机物质下运受阻,在切口上端积累许多有机物质,所以形成膨大的愈伤组织或瘤状物。如果环割较宽,时间久了,根系长期得不到有机营养,就会饥饿而死。“树怕剥皮”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环割不宽,过一段时间,愈伤组织可以使上下树皮连接起来,恢复物质运输能力。 环割的利用:(1)增加花芽分化和座果率:开花期的果树适当环割,以阻止同化物的向下运输。 (2)促进生根:高空压条时进
5、行环割可以使养分集中在切口处,有利于发根。1.2同化物运输的形式 利用蚜虫吻刺法和同位素示踪法测知,蔗糖占筛管汁液干重的73%以上,是有机物质的主要运输形式,优点:①稳定性高,蔗糖是非还原性糖,糖苷键水解需要很高的能量;②溶解度很高,在0℃时,100ml水中可溶解蔗糖179g,100℃时溶解487g。③运输速率快。 筛管汁液中还含有微量的氨基酸、酰胺、植物激素、有机酸、多种矿质元素(K+最多)等。 少数植物除蔗糖以外,韧皮部汁液还含有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它们都是蔗糖的衍生物。有些植物含有山梨醇、甘露醇。1.3同化物运输的方向与速度 运输的方向:由源到库。双
6、向运输,以纵向运输为主,可横向运输。 当纵向运输受阻时,横向运输会加强。 运输速度:一般约为100cm/h。 不同植物运输速度各异,如大豆为84~100cm/h,南瓜为40~60cm/h。生育期不同,运输速度也不同,如南瓜幼苗时为72cm/h,较老时30~50cm/h。运输速度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白天温度高,运输速度快,夜间温度低,运输速度慢。成分不同,运输速度也有差异,如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较快;而甘氨酸、谷酰胺、天冬酰胺较慢。 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运输的数量,即比集运量(specificmasstransfer,SMT)或比
7、集运量转运率(specificmasstransferrate,SMTR),单位:g/cm2/h。 大多数植物的SMTR为1~13g/cm2/h,最高的可达200g/cm2/h>。 1.3.1同化物在源端的装载 装载是指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进行胞间运输,最终进入筛管的过程。1.3.1.1装载途径 一般认为,同化物从韧皮部周围的叶肉细胞装载到韧皮部SE-CC复合体(筛管分子-伴胞(sieve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