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503315

大小:7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社物理必修①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编排在弹力之后。就地位而言,由于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所以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但还不会具体的计算。会分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以及初步具备了探究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根据以上情况,我设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

2、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2、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4、知道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5、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6、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3、并参与比赛等形式,激发兴趣提高探究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4、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四、重点和难点重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难

4、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六、器材准备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测力计、毛巾、玻璃板、毛刷。七、教学过程用手拿起一本书,问书为什么没有掉下来?(边演示边讲解)引出摩擦力,提问生活中摩擦力例子,举例。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带给我们的生活的情况,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对其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提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如何?大小与什么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提供学生探究试验器材。探究结论:条件:弹力,不光滑,相对运动趋势。对运动趋势在实验中的感受加以提升到假设没有摩擦力的程度来理解,重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形象说明。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0<F≤Fmax依照上法,分析滑动摩擦力。条件:弹力,不光滑,相对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的探究。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物体滑动时,会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6、“相反”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能相对别的物体。所谓“相对运动”,指的是两个物体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而不是相对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运动。观察A在B上滑动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相对运动含义。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进行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根据以上几条猜测,设计实验去进行验证探索。(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压力FN摩擦力Ff作出F

7、N——Ff图象,寻找其中规律。对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估和交流。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决定,称之为动摩擦因数(μ)即:F=μFN“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阅读P62表1、3了解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些其他结论:①与面积无关;②在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也无关。对其他条件不变时,测出其由静止到运动一段时间内的摩擦力,作拉力―摩擦力的图象例题分析小结和思考:1.

8、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如何判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3.完成问题与练习。补充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知识。【板书设计】第3节、摩擦力1.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2)大小:0<F≤Fmax;(3)方向2.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2)大小:F=μFN;(3)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