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97355
大小:5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外交活动,理解“求同存异”的含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组织观看万隆会议的历史纪录片片断,感受万隆会议中周恩来的风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中国在建国之初面临着美苏冷战的严峻局面,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是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这种形势下,新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以打开外交局面,为国际社会承认呢?一、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让学生读课本
2、,提问:为什么说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首要的外交问题是如何处理旧外交关系?另起炉灶。新中国不继承外国政府过去与旧中国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也不承认外国在中国原外交官的身份,凡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外国政府,都必须经过一定程序,在新的基础上办理建交事宜。周恩来说:“‘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如何处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残余势力?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在同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之前,首先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扫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请那些客?19
3、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发表讲话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他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与帝国主义决裂,如何打破孤立?一边倒。《共同纲领》中表述为:“新中国必须首先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为了能够在国际社会立足,打开局面,同时展现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中国必须在外交思想上有所建树,而新中国的领导人也的确在这方面有所作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
4、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954年,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发出倡议,向亚非25国发出召开亚非会议的邀请,除中非联邦外其他24国都接受邀请。提问:亚非国家特点?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与会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即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提问:谁会害怕?老师介绍“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破坏和与会各国的处境不同,各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有22个国家没有同中国建交
5、,甚至不曾有过来往,有些还同国民党集团保持着外交关系。各国的社会制度、处境和政治观点有很大区别,其中不少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惧,甚至还有国家受美国影响,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周恩来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做?请学生朗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补充发言主席、各位代表:……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
6、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教师提问:周恩来所说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给学生看一段材料:国际上对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的评价印度总理尼赫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缅甸总理吴努说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埃及总理纳塞尔说:“他是想答复我们昨天听说的关于他的问题。我喜欢他的演说。”巴基斯坦总理穆
7、罕默德•阿里说:“这是和解的演说。”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说:“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美国记者鲍大可在报道中说:“这篇发言最惊人之处就是在于没有闪电惊雷。周恩来用经过仔细挑选的措辞简单说明了共产党中国对这次会议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态度。”本课小结新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应对,在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关系的同时,成功地增加了同亚非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在几年之内成功地打开了外交局面,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很好的国际环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