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53353
大小:89.9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20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3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32011年06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08第二板块文言文阅读§1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3.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2具体考查内容一、文言实词(一)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
2、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二)常见古今异义举例亲戚妻子中国非常所以绝境无论用心稍稍更衣无日殷勤唧唧豪杰卑鄙往往何苦其实肉食鱼肉不过左右春秋结束陇断约束大风交通一切虽然操持宣言烈士牺牲扶老秋天可恨留意举手老子鞠躬一毛怠慢口告不好丈人风流操持开张学者妖怪有意山东不避人情县官致意反复从容便宜故事南面可怜逢迎同志指示行为可以至于感激智力具体(三)解题指导推断词义的方法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
3、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2.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本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4.语法结构推断法
4、: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例:楚王贪而信张仪例句中"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推断"信"作"相信"讲。5.联想推断法:通过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例:金人曳出,击之败面(1998年高考)例句中,我们联想到《口技》中"曳屋许许声"6.句式推断法: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推断词义。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例句既是对仗句又是互文辞格,借助"用"推断出"以"也作"被任用"讲。7.代入推断法:做
5、选择题时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例句把"省"释为"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亲"类比,推断例句正确。(四)典型例题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被嗟异数:多次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C.尽用市药市:买D.讼者多两让而止两:再次答案:D(04年北京卷)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不吉利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诺:答应D.夜入其家,探其箧
6、,不使之知觉。箧:小箱子答案:A(04年全国一卷)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答案A(03年北京卷)二、文言虚词(一)解题指导1.文言实词要看本词,文言虚词要看关系。2.要与课本联系在一起。(二)大纲规定的15个常用文言实词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三)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之1、代词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
7、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
8、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其我爱语文中国最大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第三人称代词。例: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