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50465
大小:112.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它是学生在学习《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以物距跟焦距的关系为主线,组织引导学生“
2、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像距跟焦距的关系作为课后探究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教材这样处理,充分体现了“老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的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内容较多,可分两节课讲,第1课时建立凸透镜成像的概念、完
3、成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
4、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②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③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互助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
5、学的求知欲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难点: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六、教学方法:①实验探究法。②集体讨论法。七、教学教具: 蜡烛、火柴、光具座若干组、多媒体。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回忆、回答)答案略。(说明:承上启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引导学生由生活走向物理。) 师:由此可见,凸透镜既可以成放大的像,又可以成缩小的像。下面我们
6、亲自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保持人和教室窗户之间的距离不变,移动凸透镜,改变它与窗户之间的距离,透过凸透镜,我们会看到什么?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如:有时看到放大的像,有时看到缩小的像。(说明:这个结论的得出,为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埋下伏笔)(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提出
7、的各个不同的知识点。(说明: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并板书: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跟物距间的关系。(聚合学生的思维) 2、猜想与假设 师: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具体可能是什么?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远离主题,切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