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ID:29448851

大小:867.0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2-20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_第1页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_第2页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_第3页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_第4页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4376字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考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思想。学习本章,要求大家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把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和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以及政策无效性命题;搞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和局限。[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性预期假说和货币中性论;2.宏观经济模型;3.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4.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5.政策无效性命题。难点: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2.宏观经济模型;3.实际的经济周

2、期理论;4.政策无效性命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NewClassicalMacroeconormics,NCM或NC),又称作“新古典主义”也有学者把这个流派称作“新古典经济学”。这里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不同于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后者在英文文献中写作“neo-classicaleconormics”。、“货币主义Ⅱ”,早期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

3、、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具体来说,货币主义Ⅱ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萨金特(ThomasJ.Sargent)在其《宏观经济理论

4、》一书中把他们这个学派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该书第16章的标题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代(20世纪70年代)。当时称作“理性预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芝加哥大学教授,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斯坦福大学教授,原来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华莱士(NeilWallace,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等人。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提出理性预期假说,并把这个假说引入经济计量模型。(2)把古典学派的最大化原则和弹性价格、弹性工资假设引入宏观经济学。试图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

5、基础。35(1)提出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2)提出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第二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罗(RobertJ.Barro,哈佛大学教授,原来在罗切斯特大学任教),基得兰德(FinnE.Kydland,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普雷斯考特(EdwardC.Prescott,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泰勒(JohnTaylor,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等人。他们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2)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3)创立应用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利物浦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教

6、授明福德(PatrickMinford),他在西方经济学界有“英国的卢卡斯”之称。其代表作有《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中译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一)社会经济背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主要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前半期的美国经济陷入滞涨。1973年OPEC国家把每桶原油价格提高4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导致美国经济在1974年以后陷入衰退。1975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接近10%,失业率接近9%。1979年国际石油价格由1978年的每桶14美元猛升到每桶34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7、。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3.4%,失业率达到8%;到1982年,经济增长率下降,虽然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是失业率却上升到10%。这种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是当时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无法做出解释的。(二)经济学背景这里说的经济学背景,主要是指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凯恩斯主义存在这种或那种理论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1)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缺少微观基础。里昂提夫(WassilyLeontief)早在1936年就指出,凯恩斯模型中的非自愿失业与劳动者的理性行为不相一致。这种情况只能用“货币幻觉”来解释。希

8、克斯认为,阻碍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它缺少一个价值理论基础。凯恩斯虽在《通论》中强调了预期的重要作用,但是正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包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