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45977
大小:6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发烫的手指教案 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发烫的手指执教者日期1.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描写乐曲的词语“高亢激昂、委婉动听”,描写神态的词语“全神贯注”。(2)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抓住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他练琴刻苦。(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事要全神贯注。2.内容分析:本课介绍了一件名人轶事,写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故事。手指为什么会发烫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表现出贝多芬勤学苦练的优秀品质。侍者、旅客的反应也是对他的肯定与赞赏。3.学生实际: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能自主识字,能把课文读
2、通。但是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则有较大的困难。故识字教学放在阅读中进行,并有侧重。教学重点放在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描写琴声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故事先播放一段曲子,借助曲子对所谓琴声的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故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边读边思考,说说手指为什么会发烫,抓住描写贝多芬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贝多芬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三、学习课文
3、重点段。1、 播放一首钢琴曲。2、 出示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3、出示第一节。4、出示贝多芬资料,并介绍贝多芬。5、出示课题:发烫的手指1、出示要求:轻声读读课文,说说贝多芬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出示句子: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1、、贝多芬是怎样弹琴的呢?再看第三节,划出有关的句子。1、 学生闭目欣赏。说说琴声怎样?2、 朗读句子。生字重点:婉3、学习生字:维、馆介绍维也纳朗读第一节。齐读课题。1、 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1、 学生轻声读,并划出有
4、关句子。2、 学习“缝”字形,“继”笔顺。3、语言训练:描写琴声的句子是个难点,故事先播放一段曲子,借助曲子对所谓琴声的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自然的引出主人公贝多芬。四、总结课文,指导朗读全文。五、激发情感。出示句子: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他不时地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1、、学了这一段,我们也忍不住和这位旅客一样,发出这样的赞美:出示句子: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2、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师述: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贝多芬这
5、样的人,你能介绍一下吗?(1)“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我们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贝多芬“全神贯注”?(2)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琴:手指发烫了,他,然后;水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他;有人从门缝看他弹琴,他。1、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2、学生朗读全文。学生根据提示说话。1、()上课的时候全神贯注,()。2、()做作业的时候全神贯注,()。3、()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抓住描写贝多芬练琴时、神态的词语,体会贝多芬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说话训练继续抓住“全神贯注”这个词,既训练了语言,又激发了情感。课后反思:成功
6、之处:(1)开始较吸引学生。先播放一段曲子,借助曲子对所谓琴声的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一下子突破两个词义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很自然地引出主人公贝多芬,引出课题。(2)学习课文有层次,先整体读,了解大致内容。再读重点段落,抓住描写贝多芬练琴时神态的词语,体会贝多芬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避免了逐段逐句分析。不足之处:(1)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好。识字分散在文中,文中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没能很好地激发、呼应起来。今后的教学,还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
7、,尽量不中断情感的线索。(2)说话训练抓住“全神贯注”这个词,目的是训练语言,激发情感,但由于给学生说的范围过于狭窄,要求过高,学生不太会说。今后此类练习还应设计好坡度。(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课堂气氛较沉闷,今后还须在此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