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4000
大小:27.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8
《学习贯彻十jiu大精神座谈会发言稿范文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稿范文集锦篇一: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最首要的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必须坚持“三个要”。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是要从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等方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二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
2、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是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内容,全面修订教材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二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学生易于接受
3、的教学话语体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三是要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和信仰体系。 第三,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一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向学生提供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资源、教学课件等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通过课堂深度讲授和互动,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通过网络与课堂的深度融合,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中“学生怎么学习”
4、“教师怎么讲授”“师生怎么互动”“成绩怎么评价”“教学怎么管理”等五个问题。篇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交流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人类发展到21世纪的共同需要。 新时代,构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任何国家发展的最高境界不是取得超越优势,而是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新时代,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中
5、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贡献。第二,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是时候全面总结中国发展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南,全面构筑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占据人类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道德制高点,最大限度整合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调动国际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 新时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中国可以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积极促
6、进现有框架下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构想在国际社会全面制度化并稳步发展扩大。积极探讨构建全球巨大灾难保险机制,把人类共同应对巨大灾难纳入市场机制框架内加以解决,积极构建全球反贫困机制,把反贫困确立为人类的全球战略。 新时代,高校社科界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树立正确的学术学者评价导向。面向新时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敢于并善于坐庄操盘的优秀人才。配合
7、党和国家的战略需要,举办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的大型学术论坛,如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哲学大会、世界反贫困论坛、全球治理论坛、全球巨大灾难防控论坛等。篇三:牢牢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作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要求全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坚持的原则包括: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结合中
8、国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创新,但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 二是坚持中国情怀,面向传统,汲取中国历史经验与概念范畴中的养分,发掘、发挥传统话语体系的现代价值,但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 三是坚持开门研究,创造性借鉴西方一切有益的理论、概念、话语与方法,将其有机融入中国学术范畴与话语体系,既不照搬,也不亦步亦趋,而是建立能与西方有效对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 四是坚持走出书斋、走进实践、走进田野,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大变革时代的生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