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

ID:29436771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_第1页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_第2页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_第3页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_第4页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设计题目:院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年月日研究.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学生姓名所在院系专业、年级、班设计要求:1、进行相关调研,对城市滨江地块规划空间设计形成初步概念;2、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条件,合理布局。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总平面设计图;2、表达设计概念的分析图比例不限;3、总体鸟瞰图4、其他图纸(其中必须包括规划结构分析图、交通组织分析图、空间景观分析图)。5、简要设计说明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参考文献阅读: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国家和行业标

2、准;2、江苏省相关规定;3、其他设计资料。工作计划:1、前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月日)2、方案构思,形成草案;(月)3、成果形成与完善。(月日)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任务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研究.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摘要: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关键词:城市滨水地块研究.目录1.设计背景……………………………………………………………41.1设计背景………………………………

3、…………………………41.2设计范围…………………………………………………………42.设计方案……………………………………………………………42.1实地调研…………………………………………………………42.2资料收集…………………………………………………………42.3方案提出…………………………………………………………53.方案实施…………………………………………………………53.1总体布局…………………………………………………………53.1.1规划结构分析…………………………………………………………53.1.2交通组织分析…………………………………

4、…………………53.1.3空间景观分析…………………………………………………………63.2重点设计…………………………………………………………………64.结果与结论………………………………………………………65.收获与致谢………………………………………………………66.参考文献…………………………………………………………67.附件………………………………………………………………6研究.1.设计背景1.1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都市中,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享

5、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1.2设计范围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是不规则长方形,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北侧为15米宽的城市道路,南侧和西侧为12米宽的城市道路。地块周边地区东

6、侧规划为滨江休闲绿带,南侧规划为星级宾馆,西侧规划为居住区,北侧的废弃火车站已改造成为一铁路博物馆。因此该滨水地段的更新改造工作显的尤为必要。它的合理开发和改造对增加城市亲和力以及提升城市形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设计方案2.1实地调研本案具体位置四周被道路自然围合,交通便利。地块周边地区东侧规划为滨江休闲绿带,东侧道路较宽,环境最优,其他三面道路相对较窄。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整个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水土富饶。2.2资料收集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相关资料,对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建

7、设有一定的了解,并为此次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和合理建议,提高方案设计水平。由相关资料得知,城市综合体的四大典型特征特征一: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特征二:通道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

8、通道树型”(Access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