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08829
大小:66.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课前学习】 ●为你提供资料 1.介绍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 文学 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2.背景 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请你完成任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óuchàng(惆怅)安tián(恬)xié(撷)取 b
2、ìng(摒)弃积zǎn(攒)qiáng(樯)橹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目不转睛白驹过隙弹指一瞬 B.茫然若失津津有味小心翼翼 C.一视同仁谈笑风声不折不扣 D.曲径通幽耳目一新无忧无虑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排比) (2)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比喻) (3)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着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拟人、排比)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
3、 1.能深刻认识北大的精神魅力。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3.能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回答)13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她是个早慧型的人才,4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纪念北大90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
4、《十三岁的际遇》。 二、走近北大和田晓菲 1.作者在13岁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 (答案提示:考取北大。) 为什么作者认为考取北大是一种机遇、时运呢?北大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大学呢? 2.仔细阅读文章,把有关介绍北大特点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组织学生介绍北大,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回答出北大的两个特征,但要紧扣书本有根据地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 (答案提示: 校园风景秀美——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秋天有柔软的遍地落叶、冬天的湖面会冰冻。 藏书量大,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有400万册藏书。 学术氛围浓厚
5、——追求真理。 北大的学生——敏感、纯洁、言谈犀利而机智。 北大的老师——有个性,风格各异,都很亲切。 北大是河,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小结:北大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一所充满精神魅力的培养人才的摇篮。 过渡:同学们,你们向往进这样充满魅力的高等学府吗?那么要具备怎样的资质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田晓菲是怎么做到的。 3走进作者美丽的精神世界 (1)田晓菲在几岁的时候写成了本文? (2)16岁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来,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认真阅读文章结合相关语句回答。用黑色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6、要求能紧扣书本讲出三点。 (答案提示: 有远大志向——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进入北大后,觉得自己是不系之舟,终会离开北大,去追求下一个理想。 自信——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浪漫——下雪时在冰冻的湖边欢笑。 敏感——老生看新生,心中茫然若失。 理智——面对北大的400万册图书,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爱读书——常在书架间徜徉。 有探索与创造精神——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善于欣赏别人——喜欢读北大的人。 热爱老师——北大老师的肖像,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 热爱并感激学校——北大是河流,老师
7、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情感丰富——最浓最浓的诗行。留恋北大,依依不舍。 诗才超人——不系之舟的诗行。) 4追溯作者有才华的源头。 (答案提示:有良好的阅读、写作等习惯。) 小结: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要想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那么现在起你们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努力看当年的田晓菲看齐哦! 三、课后作业 在文中用红色波浪线划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说说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每人至少找出两处,批注在书上) 第二课时 一、领悟感情 指导: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
8、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