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

ID:29405686

大小:78.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_第1页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_第2页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_第3页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_第4页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卷,更多资料下载,考试真题,在线估分,成绩查询,面试名单等信息,请关注:http://www2.htexam.net/bbs/viewthread.php?tid=60187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一)分析题型并不难来源:华图教育自公考以来,我们在培训中就一直强调国考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果不其然,今年国考大纲沿袭了去年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界定,并将其作为省部级考生独家享有的“大餐”。今年大纲对该能力要求的内容同样为: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很多考生在对分析题型的理解上

2、,以及在做题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里对分析能力进行一些解析,是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新的提示。首先,为什么要考察分析能力?申论到考试到了今天,从来不曾忘记它的本质,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何为机关工作能力呢?这里主要体现在思路上。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那么,考生必然要对现在国家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讲学习,不同于学者做学问,必须紧紧结合履行政府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所必需的理、德、智、勇等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看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其次,分析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仅认识到分析题就

3、是分析材料还不够。每一年申论材料总能让人回味不已,让人不禁感慨,那些仅仅依靠临时背的几个模板去考试的同学,分数肯定不高!但是,申论材料又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有其固有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为明显的是,我们按照分析题型做个总结,总的来说,分析材料可以分成了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题型的不同,要求大家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其中一点不同就体现在,观点性材料的引申上。让人不难理解的是,观点性材料的分析,必然会对考生们要求高一些。与事实性材料相比,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申论考试把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作为公开招考的重要内容QQ群交流:101435

4、42,所以分析题考察的大多属于对材料本质上的考察,那么,也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材料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整明白,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分析题虽然看起来对神乎其神,但综上所述,分析两字:既要考生们讲现象和本质分,又要将两者结合析,只要把握其方法和技巧,深入研究并遵循申论本身的规律,解决这类题型并不难。2011国考申论技巧系列(二)申论阅读——如何处理给定材料中的观点来源:华图教育近年来,申论考试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很多考生在作答分析题、对策题和议论文写作中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提对策、立论并论证,关键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材料中出现的各

5、种观点。在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观点主要有三类: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百姓的观点。对于这三类观点,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篇申论试题的作答效果。首先: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这类观点一旦出现,就基本上奠定了整篇材料的主题以及解决材料中所反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就有了立论的基本着手点。比如2008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四第2小段“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

6、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在这段材料中,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的观点基本上就代表了整篇材料对待怒江水电开发的态度“要开发”,并且提出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如果能够准确理解这一段中的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观点,基本上就可以把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处理好。其次: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对于这类观点我们要坚持辩证分析的态度,而辩证分析的基本标准就是“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QQ群交流:10143542。如

7、果专家学者的观点讲话与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一致,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解决问题上的对策来处理,否则要谨慎使用。如2008年国考申论中关于支持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涉及到材料六和材料七,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都可以作为我们做好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或解决对策。第三:百姓的观点。这类观点往往反映材料主题表现的问题所在,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或标准就是前面提到的两类观点。如2009年国考申论第二题第2小题“给定资料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