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8888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课程标准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备考指要近几年,各地高考对本课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等方面。复习时应重点关注货币政策调整、物价上涨、低碳经济、绿色消费、家电下乡等折射的经济生活知识;以价格为重点,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国家对不合理的价格上涨
2、进行干预即宏观调控等知识,串成线,形成网,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点精讲精析】考点5消费及其类型一、知识梳理1.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①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人们当前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反之越小。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会增加当前的消费;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
3、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就越低,反之则越高。②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总体物价水平越高,消费者既定收入的购买力就越小,反之就越大。(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包装、广告、售后服务以及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都可以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4)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①从根本上说,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③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④稳定物价,防止大起大
4、落。2.消费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方式的不同,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易混点归纳】消费类型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所有权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发生转移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使用权获得该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获得该商品的使用权消费者只是得到该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适
5、用情况大部分商品大宗商品或服务,一次性付款超出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购买不划算怎样理解贷款消费的作用(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1)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2)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①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之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②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讲,在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中,贷款消费起
6、到了重要作用。3.消费结构(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2)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则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4)恩格尔系数①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②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了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变越小,意味着消
7、费结构的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误区警示】(1)倡导信贷消费就是鼓励超前消费不能简单地认为信贷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则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2)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节俭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要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就是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是抑制消费。如果人为地抑制消费,使消费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家庭
8、收入水平,也不属于适度消费。因此,不能把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考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知识梳理1.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不同的消费心理引发人们不同的消费行为。【易混点归纳】区分几种消费心理消费心理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不健康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社会也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