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

ID:29387471

大小:48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5.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6.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2、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高考导向]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其在历史必修1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在高考中频频入题。从2010年高考相关试题来看,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加大对主要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如江苏历史卷和新课程全国卷都考了百团大战和甲午战争;山东文综卷、天津文综卷、上海综合卷都考了抗日战争;江苏历史卷、安徽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均考了辛亥革命。  2.呼应现实,渗透热点,对与当前的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在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威海卫战役11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团大

3、战70周年、平津战役印周年等均入题。  3.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科能力。通过新情境的设置,突出新课程标准对学习能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的是山东文综卷第11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境——一份学生的课堂笔记实录,其内容是对某一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要求学生判断其学习内容。这种材料在高考试卷中是首次出现,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2010年新课程卷的最大看点,学生要高度重视。    [整合解读]    1.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及阶段特征  (1)方式:①军事侵略: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

4、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经济侵略: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前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期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文化侵略:传教。  (2)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840~1894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国。侵华的目的主要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沙皇扩张领土的野心)。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等。  第二阶段(1894~1901年):侵华的国家增多:除了英、法、美外,德、日、意等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也加

5、入了侵华行列。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阶段(1901~1949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先后出现过日本两次独霸中国和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侵华方式: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的方针,先后扶持了清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等。  2.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3.近代两次日本侵华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  (1)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清廷腐败无能,置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逐步粉碎了日军的侵略计划。  (2)从民众动员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压制民众的抗日斗争,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3)从战略战术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坐失良机,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从国际环境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侵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列强的愿望,列强偏

7、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4.近代三大革命运动的比较    5.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主要特征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2)开放性。列强的侵略在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客观上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