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ID:29383729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祖国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祖国土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教材概述《祖国土》是前苏联女诗人阿赫玛托娃1961年创作的诗歌。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曾在1946年遭受不公正的批判,但阿赫玛托娃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她曾在卫国战争时就写下了《起誓》《勇敢》等爱国主义的诗篇,在流亡他乡的日子里,她也在吟唱着:“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决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的粗俗的谄媚我决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向他们献呈。”这首《祖国土》更是直接表达了她的爱国胸臆。这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诗,前面8行是陈述,接下来的4行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最后两行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

2、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点明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用“知人论世“和意象分析法,准确地理解“祖国土”的象征意义。本文的教学难点是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思路方法《祖国土》表达了经历坎坷、命运多舛的女诗人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情感。学习这首诗需要“知人论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和主要经历,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感悟;然后通过意象分析法,去发现诗人所选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的不同之处,从而比较准确地理解“祖国土”的象征意义;最后,通过本诗的学习应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无论祖国母亲怎样的贫穷

3、破败、灾难深重,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儿女永远对其不离不弃,永远热爱着她。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读《祖国土》,解决字音字义并查阅资料,了解诗人。2.多媒体课件及苏联名歌《喀秋莎》。课时安排:一课时。三维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和主要经历。2.通过意象分析法,去发现诗人所选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的不同之处,从而比较准确地理解“祖国土”的象征意义。3.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4.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情景导入同学们,对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应该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

4、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祖国北面的另一个国度,那里有皑皑冰雪和无边白桦林,空中飘荡着忧郁悲怆的旋律,那里比任何地方更能够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出诠释。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正是那里的一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阿赫玛托娃。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阿赫玛托娃(1889—1966),前苏联女诗人。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白色的一群

5、》(1917)、《车前草》(1921)、《公元1921》(1922)等出版。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然而女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曾在1946年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2.基础积累字音香囊(náng)砂砾(lì)闪烁(shuò)蹂躏(lìn)齑粉(jī)称呼(chēng)(“

6、称”还有两个读音:①chèn,如:匀称、对称、称心、称愿、称职、称体裁衣;②chèng,同“秤”)词义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砂砾:细小的石块。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齑粉:细粉;碎屑。信息筛选1.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2.生齐读1—4行,体会诗句传达的情感。明确:诗的前四行用了“不用”“不给”“不像”等否定词表明:因为天天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从不把它刻意珍惜,“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为它激情奔放,“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似乎不给我们增添苦楚,也不像理想中的天国的乐土,它似乎是那么微不足道,以至于我

7、们常常忽略了它。3.教师示范朗读5—8行,思考:这四行诗句传达了什么含义?明确:我们并不知道祖国土的价值所在,竟至毫无感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难遭灾”,也会“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4.请学生诵读9—12行,思考: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表现人们对祖国土的态度?明确:意象有“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砂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丑陋、为人所不屑、鄙弃。在这里,诗人更进一步用这些意象表明了人们平时对祖国土的无视和轻视。5.生齐读13—14行,思考:最后两行表达了诗人对祖

8、国土怎样的情感?明确:最后两行是转折,点明我们对祖国土挚爱终身的主题。我们终究和“祖国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躺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