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

ID:29373391

大小:1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_第1页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_第2页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_第3页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2原子核的衰变教案 沪科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原子核的衰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区分它们的方法;2、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理解半衰期的概念及考古工作中的“碳-14测年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科学家发现探究天然放射现象的过程,理解天然放射现象的实质以及规律。2、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书写原子核的衰变方程式表示核衰变的规律,能够利用半衰期来进行简单计算。3、通过阅读,了解研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在考古工作中的“碳-14测年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家在

2、科学研究中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树立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2、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树立为人类造福的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然放射现象的实质,理解其规律: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教学方法】读书自学法+指导性讲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1897年J·J·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就是说,关于原子核的实验研究实际上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这就是贝克勒尔关于天然放射性的发现,以及居里夫妇和卢瑟福对射线的研究。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后来才知道他们对天

3、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已经触及到原子核的结构及其变化问题了。下面我们看看什么是天然放射现象,其实质是什么?看看它遵循什么规律?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贝克勒尔的偶然发现ln放射性元素普查l居里夫人的研究l居里夫人的发现教师小结,并明确讲解如下概念:$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线中的“三剑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67:n“三剑客”姓甚名谁ln“三剑客”的本领ll教师小结,并明确讲解如下结论:1、这些射线是从原子核内发射出来的。α射线是粒子流,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4、流;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2、三种射线的性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先让学生阅读P.72d的相关内容,然后老师精讲,明晰概念和规律1、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2、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3、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4、γ射线从何而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激发状态,这时它要向低能量状态跃迁,辐射出光子,产生γ射线。5、原子核衰变的规律衰变前后核电荷数、质量数都守恒;α衰变:核的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

5、β衰变:新核的质量数不会改变但核电荷数应加1。6、衰变方程表示原子核衰变过程的式子。与前面学习的核反应方程的写法相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ll2、教师小结,并明确讲解如下结论:(1)对于单个原子核而言,它衰变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中发生衰变的量的变化却是有规律的。(2)放射性元素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半的核发生衰变,这段时间叫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halflife)。半衰期反映的是大量原子核的平均衰变快慢。(3)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其原子核本身决定的。不会随元素存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的变化而变

6、化。3、案例分析案例1、P.73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老师组织整理答案。案例2、P.74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老师组织整理答案。【课堂小结】1、天然放射性的发现:2、三种射线及其的性质:3、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及其规律:(1)变前后核电荷数、质量数都守恒;α衰变:核的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β衰变:新核的质量数不会改变但核电荷数应加1。γ射线一般会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而产生。(2)半衰期规律:【课后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P.73:信息浏览《卢瑟福与α粒子》阅读教材P.74:信息浏览《大自然的“时钟”——碳-14》(2)课外练习:

7、教材P.75《家庭作业与活动》1、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