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73342

大小:1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让学生封闭在既不联系自然,也不联系生产、生活,远离科学探究乐趣,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思辩游戏”式的难题和怪题的牢笼之中,他们是不可能热爱物理课程的。所以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物理规律,在物理史实中领略思维的力量和美。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注重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对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另外,实验的验证是本节课必需要的。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的知识,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

2、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

3、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惯性是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因其抽象难懂而成为难点。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对学生有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

4、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6.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在发展要求中:1.了解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角度的差异。2.会识别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使学生建立起运动改变的原因在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观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对惯性的学习中,这仍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

5、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理解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领悟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伽利略理想实验,难点是对惯性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探究式教

6、学,按物理史实为线索展示物理规律的形成。   七、课前准备   自制理想斜面实验器(用有很小凹槽的柔软铝塑板作为轨道)、气垫导轨。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   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起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为惯性的学习打下伏笔。   2.历史回顾、新课教学   首先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

7、进,停止用力,车停止。   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可能有如静止的自行车用力踩脚踏板才开始运动,如没有对车继续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静止的秋千用力时,它会摆动起来。停止用力时,它会最终停下来。等等)   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设问:你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也许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初中已学习过这部分知识,所以学生会得到此观点是错误的,但不少同学心中的疑虑还是存在的。   在学生提出的观点后指出:亚里士多德

8、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才到三百年前伽俐略才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当时提出了很多观点,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证明一个问题更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