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

ID:29363794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1)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3)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考情分析:1.以“神舟七号”发射或人类探月工程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2.以某些自然现象切人,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课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特点的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大约降低0.6℃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

2、越近,受热越多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km以上,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刊于高空飞行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气流平稳高层大气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气压低,空气密度很小8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8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

3、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二、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流层温度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气温直减率的变化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气温直减率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图所示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2.逆温现象的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

4、的现象称为“逆温”。按成因分,逆温主要有四种类型:(1)辐射逆温。如图为辐射逆温的产生、消失过程。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2)平流逆温。主要是由于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形

5、成的,如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海上暖空气平流到同纬度大陆上常出现此种逆温。(3)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如右图。(4)地形逆温。常发生于谷地和盆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产生逆温。如美国洛杉矶市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约有200多天出现逆温现象。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空

6、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并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到交通等方面。课时二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三、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地面辐射)和失去热量(大气辐射)的差值决定。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如图所示。(1)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2)地面辐射当地时间1-2时时,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

7、当地大约午后l时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3)大气温度当地大约午后2时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2.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同样的道理,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具体如下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