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

ID:29282001

大小: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山界》教案陆定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揣摩词语的运用。  2、了解并学习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  3、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2、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教法选用:阅读梳理与感悟反思相结合学法指导:梳理信息,整合处理一、预习交流:  (一)关于作者。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

2、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二)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  (三)关于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惊惶()欺侮()酣()然入梦蜷()矗立()咀嚼()呜咽()澎湃()骨碌()缀()2、多音字组词:  嚼:jiáo()jué

3、()  咽:yān()yàn()yè()  落:là()luò()lào()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老山界是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难事?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难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事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设备笨重)  (三)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四)了解事情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段落时间变化地点转移记叙内容文章主旨  2-11节当天下午至天黑山沟—山脚同瑶民的攀谈表现红军不怕困

4、  难、艰苦奋斗的  坚强意志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12-23节天黑后至黎明前山脚—山腰爬山的艰苦以及在  雷公岩前露宿  24-31节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雷公岩—山顶攀越雷公岩  32-33节登上山顶以后山顶—山下下山的情景  (五)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第二层:(12—33)红军翻越老山界3.攀登雷公岩  

5、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34):写作者的感受。三、问题讨论:  (一)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  答: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  (二)文章中两处集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局部揣摩景物描写:  (1)分析第13段描写:  ①“奇观”是指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请加以揣摩: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许多”一

6、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2)分析第23节景物描写:  ①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②这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起什么作用?  ③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缀”字传神而又具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  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

7、艰难处境。“矗立”,形象的说明困难像拦路虎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的长征必胜的信念。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之多;“野马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骨;“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