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62239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五年级语文下册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教案 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教学准备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优美。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有许多奇山异水,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武夷九曲……在这山山水水之中,有一处景色似梦幻般绮丽,那里堪称是人间仙境,这就是——青海湖(板书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
2、冯君莉,来到这美丽的地方,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吧! (设计意图: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甚至课件等声像多媒体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迷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二、就题质疑——问号引路 欣赏画面,出示课题之后,让学生自主质疑,如:文章中描写的青海湖到底是怎样的景色?青海湖真的似梦幻般美丽吗?…… (设计意图:问号被称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课开始时便让学生带着问题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这样,能使课之始,趣即生。
3、)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自选方式自由读、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仿读、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并初步说说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设计意图:这样先整体入手,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四、分组讨论——自学字词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字典认识和理解课文里的生字新词,在四人小组里朗读、讨论理解、记住这些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只有学生亲自参与
4、的学习过程,学生才不容易遗忘。这样自主后再合作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能够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而且能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时个性化的特点。) 五、重点探究——理解内容 (一)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疑: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重点从草滩、湖水、鸟、鱼等方面写了青海湖的景色,并在描写青海湖的过程中,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出示描写青海湖湖水的句子,指名读或齐读,思考:青海湖湖水有什么特点?湖水为什么会那么蓝? (二)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尤
5、其是情境导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着重抓住课文中描写青海湖和其它湖对比的那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从而体会青海湖的美丽,感受作者对祖国美景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这里是课文的重点所在,教学时,在小组合作解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体现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 六、自主选读——强化积累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且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读出来。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现积累的思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七、品读
6、课文——质疑探究 学生再次就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教师组织讨论并重点指导理解课文末尾的问句: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以激疑导入的方式,承接前面的教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自主突破难点。) 八、再现情境——总结升华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后再朗读课文,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
7、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描绘青海湖的神奇的,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九、课后延伸——能力迁移 让学生走进“作业超市”,自选作业内容和形式 如:a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持之以恒积累词句 b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c运用网络或课外书籍查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 d搜集描写祖国其它地方美丽风光的文章读读。 e朗诵自己写的小诗。 ……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作业。 (设计意图:这样自主选择或自行设计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耳目一新,又能使
8、学生真正享受当学习小主人的自主与快乐,并且能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树立大语文观。学生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总的设计意图: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合作与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