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5355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8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美丽的大自然 2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1.美丽的大自然教材分析《美丽的大自然》是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本课由“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一起玩”两部分组成。以儿童身处大自然中由五官引起的直接感受引入,从他们看、听、闻、触摸等各种途径的真切体验出发,展现大自然的美好;小调查“七彩的大自然”旨在通过观察了解“校园内的植物有多少种颜色”这一可操作的活动,帮助儿童关注身边的、同时又是最易于疏忽的自然环境,体会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二年级的学生
2、可以动用感官,充分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基本上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和活动的乐趣,并喜爱大自然。但这种观察大部分还停留在表层,比较零散、模糊、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课时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以植物为典型代表,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神奇。3.学会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具1.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在小区、校园观察等途
3、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并搜集一些植物实物(如叶子、根、果实等)。2.准备一些游戏的用具,如树叶、鹅卵石、花朵、果实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过程步骤)一、感受大自然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去一个美妙的地方,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仔细听,有声音(听鸟声、水声);我们走啊走,快睁开眼睛(欣赏大自然图片)。2.你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板书:大自然)为什么?3.那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4.揭题:是啊,好美,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二、用眼睛看看大自然1.说说你
4、还看见过自然界哪些美丽的景色,展示自己手中的图片、实物。2.游戏:你说我猜:老师准备部分实物,每个小组请上一个同学,让他猜,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说出这个食物的外形、颜色、花纹等让他尽快猜出是什么?第一组(实物:树叶、花、鹅卵石、水……)第二组(实物:樟树叶、枫树叶、柳叶、杜鹃花、桃花、迎春花……)小结:为什么第二组比第一组难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3.谈谈你有没有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三、用耳朵听听大自然1.回忆刚才我们不仅用眼睛看了大自然,还用
5、什么感受了大自然?2.你听到大自然的哪些声响?3.游戏:比比谁最像?请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比比谁模仿得最像?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象声词。5.课件播放,仔细聆听有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四、用其他感官感受大自然1. 我们除了用耳朵、用眼睛感受大自然,还可以用什么来感受大自然?(用鼻子闻、用手摸)2.嗅觉: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用鼻子闻到的大自然的味道。或者闭上眼睛闻一闻自己带来的树叶、青草、水果等不同的味道。3.触觉:说说自己曾触摸到大自然里的什么,有怎样的不同感觉:光滑、粗糙、柔软、坚硬等。4.触摸自己带
6、来的实物,说说有些什么发现。5.小结:回忆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感官来认识和感受大自然?交流你用这些不同的方式,认识和感受到的大自然里有哪些新奇的美丽的景象让你难忘?五、开展调查,走进大自然小调查“七彩的校园”:师:大自然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可它又充满了神秘,我们对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不信,老师考考大家:大自然在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学生开展小调查。1.指导制定调查计划(1)讨论调查目标及分类:明确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讨论如何分类。(如:可按不同的内容分:树木有几种
7、颜色?花朵有几种颜色?可按不同的颜色分:每种颜色有哪些植物?)(2)组成调查小组教师组织引导2-4个小朋友形成一个小组,确立一个具体的调查目标,如:树叶的颜色有多少种?同时组内选好组长,安排好观察、记录人员。(3)讨论调查方法教师指导,以颜色为例,可以分为几种基本颜色,然后把看到的植物登记在相应的颜色下面。引导学生思考,还能用哪些统计方法?(4)现场实践调查以校园花坛等处为点,组织学生根据已形成的的小组进行分工调查,时间控制在10分种之内,同时注意安全教育。(5)交流调查统计方法:请学生说自己的
8、统计结果,并展示自己按什么方法统计。(如圆圈、五角星、数字等)肯定学生个性化的统计方法,并随机引导教会学生常用又简便的统计方法:用“正”字记数。 5.小结调查统计结果师:校园内有哪些颜色?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板书设计看一看听一听走进大自然{闻一闻}美丽、神奇摸一摸……教学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