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52035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6课《超然台记》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然台记》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字词,能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2、理解文章“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的主旨,感受作者旷达超然的思想感情。3、鉴赏和学习文章“一字立骨”、一线贯串、叙议结合、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4、品味文章平易秀丽、洋洋洒洒、收纵自如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字词,能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2、理解文章“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的主旨,感受作者旷达超然的思想感情。3、鉴赏和学习文章“一字立骨”、一线贯串、叙议结合、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平易秀丽、洋洋洒洒、收纵自如的语言风格。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文章背景介绍:
2、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推官,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本文说明超然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管它什么祸福,什么美丑,什么善恶,什么去取,通通都一样。自己屡
3、遭贬谪,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二、全文以“乐”字为主线,贯串始终,被称为“一字立骨”的典范文章。以议论和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从虚实两个方面阐明了主旨: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1、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超然物外的快乐。“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一切物品都有可以满足人们欲望的作用,假如有这种作用,都可以使人得到快乐,不一定非要是怪奇、伟丽的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物有美丑、善恶之分,爱憎自有不同,人各有所求,其选择、去取也不能一样,所以很难“皆有可乐”。苏轼是以“游于物外”的超然思想看待事物,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落笔便暗写“
4、超然”,直接提出“乐”字为主线。然后是举例加以证明。“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是说物各有用,都可以满足欲求,给人快乐。推而广之,人便可以随遇而安,无处不快乐了。四个“皆”字使文意紧密相连,语势畅达,浑然一体。2、第二段是从反面论述不超然物外必会悲哀的道理。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因为福可以使人高兴,祸会令人悲伤。但是,如果人不能超然物外,任随欲望发展,必然陷入“游于物内”的泥潭。物有尽时,很难满足无止境的欲求。而且事物往往被某些现象掩盖着本来的面目,美丑不一,善恶难分,祸福难辨,取舍难定。事物的假象常常令人头昏目眩,什么也看不清楚,不超然物外,就会盲目乱撞,结果
5、必然招来灾祸,造成灭顶的悲哀。3、讨论前两节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上文两段,一正一反,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局限物内,则必悲哀的道理。从理论上为记超然台的事实奠定了基础。4、第三段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讨论:在这一节中作者用哪几个方面的事实来说明超然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1)、移守胶西。用了三个对偶句,组成排比句组,语调抑扬起伏,气势充沛,使杭、密两地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苏轼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这既是纪实,也是以忧托喜的伏笔。(2)、生活初安。“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6、”,是写初到胶西后年成不好,政局动乱,生活艰苦。用了五个四言句和一个连词,句子精悍,节奏急促,与处境维艰相吻合。再次写忧,以见喜之可贵,乐之无穷。“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意外的变化带来无限喜悦。“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自己爱上了胶西,百姓也爱戴太守。官民相爱,必然官民同乐。由苦变乐,真是无往而不乐。(3)、修台游乐。先交代台的位置、旧观和修缮情况,利旧成新,不劳民伤财,含有与民同乐之意。再写登台四望,触目感怀,见景生情,浮想联翩,所表现的感情十分复杂。时而怀念超然物外的隐君子,时而仰慕功臣建树的业绩,时而为不得善终的良将鸣不平。这正
7、表现了作者想超然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有怀念,有仰慕,有不平。最后描写了台的优点:“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流露出无比喜爱的感情。因此,作者与客不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都时常登台游乐,亲手做菜做饭,饮酒欢歌。这种游玩,确实是很快乐的。最后又落脚在“乐”字上。5、第四段,交代台名的由来,再次点明文章的主旨.讨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游于物之外就无往而不乐。与文章开头紧相呼应。本文用“乐”字贯串全文,先写超然物外,就无往而不乐,不超然物外,则必悲哀,正面写乐,反面写悲,悲是乐的反面,即是写乐的反面,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