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ID:29234184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7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香菱学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一生的遭际来看,这个插曲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

2、…”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强烈了。《香菱学诗》是小说节选,小说三要素的核心是人物, 因为它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作者写香菱学诗这件事,是为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教学此课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在分析学诗过程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并最终联系人物在小说中的命运,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香菱是一个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的人,也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

3、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迸发出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指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

4、这样一个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而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在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讴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而当这样一个女子终究难逃其悲剧宿命,香魂返归故乡之时,作为读者,我们怎能不为之扼腕叹息,怎能不掬一把清泪?有人

5、说,红楼梦是女子的悲歌,亦是女子的赞歌,文中塑造了百余位女子形象,她们或巧笑倩兮,或眉目盼兮,或袅娜风流,或娴雅贞烈,她们就那样一个个走进读者的心中,却又是那样一个个令人心碎地去了,直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

6、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8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教学理念本文是一篇小说,又是一篇自读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执教本课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和大胆表

7、述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欣赏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从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本课的教学力求做到的是:基础建立在文本上,地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课堂体现在对话上。(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读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文学修养。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初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3.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重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

8、人物的高超手法。初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2.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二、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查找有关资料)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聚焦“红楼”,关注香菱 导入:展示香菱判词《叹香菱》并交流:大家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吗?出自哪本书,是写谁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对《红楼梦》和香菱,大家了解多少呢?请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