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27060
大小:1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制取氧气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
2、法。教学难点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活动探究制取装置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演示】在小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滴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气需增加什么仪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代试管作反应的容器?口答药品板书文字表达式讨论口答:需增加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可以用锥形瓶、广口瓶、烧瓶替代试管。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自然引入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知识
3、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讨论】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什么仪器,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斗?【展示】三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1)(2)(3)引导学生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设问】:如果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用上面的装置可以吗?若不行你将进行怎样的改动?2.【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3.氧气的收集方法。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提问】收集气体可以采用什么装置?引导学生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收集方法【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导):(1)让
4、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口答: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长颈漏斗或者分液漏斗;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分液漏斗。讨论分析装置的优缺点答:不可以分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1)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排法收集。(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通过装置的对比加深对发生装置的认识,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实验室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探索操作步骤【设问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指导阅读)课本第40页。【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投影展示】讨论题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分析总结出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名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
6、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讨论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课件展示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展示】1.
7、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2.试管局部受热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3.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实验探究制取氧气【提问】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前指导【课件展示】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2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瓶氧气2.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验气密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后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2、燃烧实验(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
8、缓慢伸入集气瓶中(2)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口答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计算机模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加深错误操作造成的可能效果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巡视发现学生操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