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08469
大小:18.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58例新生儿呕吐病因分析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查,有效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履职尽责。58例新生儿呕吐病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麦冬仪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病理因素分析;护理措施 呕吐是胃内容物由于逆蠕动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新生儿呕吐较常见,它可以是消化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重要症状,也可以某些生理解剖因素造成[1]。本组资料显示,消化道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感染、喂养不当、消化道功能异常或畸形等均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重要原因。如果呕吐物吸入气道严重者可导
2、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作出早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XX年9月—XX年9月发生在我院爱婴区新生儿对58例患儿病理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XX年9月—XX年9月发生在我科呕吐新生儿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出生时情况:早产儿9例,足月儿47例,过期产儿2例;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16例,胎头吸引2例。起病时间: 诊断实地察看帮扶村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变化、社会事业发展和贫困户生活条件改善、精神面貌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查阅
3、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查,有效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履职尽责。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20例,羊水咽下综合征12例,喂养不当6例,幽门痉挛4例,呼吸道感染8例,食管闭锁1例,幽门狭窄1例,肠道闭锁1例,膈疝1例,颅内出血2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2例。 护理干预 所有患儿给予一般性呕吐护理,如无好转,即转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 2 新生儿呕吐相关因素分析 胃肠道出血 本组资料有20例,占病例的%,呕吐物为咖啡色或红色血性物,是胃内血液贮存或出血、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转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原发
4、病后缓解。 羊水咽下综合征 本组资料有12例,占病例的%,患儿表现为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为泡沫样、咖啡色样内容物、污染的黄绿色羊水,考虑为患儿吞入母亲宫血、羊水及胃液混合物。转本院新生儿科住院,胃内容物吐净后,或给予洗胃后缓解。 感染 本组资料有8例呼吸道感染,占本组病例%,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个别病例也有胆汁及腹泻。除呕吐外多伴有气促或发绀。经禁食,抗感染及输液支持治疗后均治愈。 喂养不当实地察看帮扶村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变化、社会事业发展和贫困户生活条件改善、精神面貌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交流
5、等方式对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查,有效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履职尽责。 本组资料有6例,占病例的%,患儿表现为主要是由于喂乳次数过于频繁,喂乳量过多或浓度不合适,温度过热或过冷。奶嘴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喂养不当,喂乳后立即平卧或过早、过多翻动小儿,均可导致呕吐。注意喂奶技巧,喂奶后抱起拍背,注意右侧卧位后,呕吐全部缓解。 幽门痉挛 本组资料有4例,病儿常在喂奶后平卧时引起,呕吐物为奶液,采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部分缓解。个别加用阿托品或6542等抗胆碱药有效。 颅内压增高 本组资料有2例颅内出血,有难产、吸引助产娩出史,发生的呕
6、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奶液或乳块,前囟饱满,张力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后缓解。 各种畸形 如消化道畸形、膈疝等外科性呕吐。出生不久,一吃即呕吐,无胎粪排出或排出量极少时。本组6例外科性呕吐病儿,占病例数的%。医生对新生儿呕吐作出早期诊断,除放弃治疗1例外,均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4例,治愈3例,好转1例。 3 新生儿呕吐护理 患儿卧位实地察看帮扶村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变化、社会事业发展和贫困户生活条件改善、精神面貌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查,有效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到
7、岗履职尽责。 呕吐患儿均取头高脚低斜坡右侧卧位。因上身抬高侧卧可避免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2]。无改善者应告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喂养不当所致呕吐 护理要耐心,吸吮猛的婴儿在喂奶时要吸吸停停,姿势要正确,婴儿应取斜坡式卧位,喂奶后应将患儿竖起轻轻拍背,让胃内空气逸出,在吃奶后少翻动头、颈背,并将头抬高片刻,无改善者应告知医生作相应处理。本组资料显示有%的病例是喂养不当所致,只要护理的当,呕吐即控制,不必转科,可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和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喂养知识宣教 做好喂养知识的宣教,尽量鼓励家长母乳喂养和少量多次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