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94540
大小:127.7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星云大师公布遗嘱我没有舍利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新闻·军事·娱乐·体育·财经·科技·历史·时尚·汽车·视频·读书·游戏·房产·彩票·FM·App·首页·资讯·财经·娱乐·体育·时尚·汽车·房产·科技·读书·教育·文化·历史·军事·博客·公益·佛教·更多星云大师公布遗嘱:我没有舍利子身后事从简对于人生的最后,我没有舍利子,各种繁文缛节一概全免,只要写上简单几个字,或是有心对我怀念者,可以唱诵佛曲。星云大师(图片来源:佛光山)在贫僧出家七十多年中,经常讨论到生死的问题。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等于季节有“春夏秋冬”的循环,物质有“成住坏空”的还灭,人生当然有“老病死生”的轮回。对于死亡,我从小就有一个不在乎的想
2、法,数十年的人生岁月,在死亡的边缘来回也走过多次,如:枪林弹雨中流亡、监狱的蒙难、心脏的开刀,四、五十年的糖尿病,两次中风,骨头跌断,抽筋剥皮……,这许多苦难,贫僧都不计较。中国有一句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在六、七十岁的时候,身体还很健壮,就想,活到八十岁就好了。哪里知道,又这样继续的活下来,当然人生总是生命有阶段性,我在八十五岁的时候,就预立遗嘱,但只是给佛光山的弟子知道我一些想法。这篇遗嘱我把它定名为〈真诚的告白〉,曾经对徒众讲说过一次,现在拿出来,又叫人念给我听一遍,就作为《贫僧有话要说》的一个总结吧!下面就是《真诚的告白——我最后的嘱咐》全文:各位护法信徒、各
3、位朋友、各位徒众弟子们:在这里要向各位做个真诚的告白。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很有钱,事实上我以贫穷为职志。我童年家贫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贫苦的孩子,我心中觉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为我很富有,拥有多少学校、文化、出版、基金会,但我却觉得自己空无一物,因为那都是十方大众的,不是我的。在世界上,我虽然建设了多少寺院,但我不想为自己建一房一舍,为自己添一桌一椅,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佛教僧伽物品都是十方共有,哪里有个人的呢?但在我的内心可又觉得世界都是我的。我一生,不曾使用办公桌,也没有自己的橱柜,虽然徒众用心帮我设置,但我从来没有用过。我一生没有上过几次街,买过东西;一生没有存款
4、,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众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归于社会,所有徒众也应该学习「将此身心奉给佛教”,做一个随缘的人生。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聚众有方,事实上我的内心非常孤寂,我没有最喜欢的人,也没有最厌恶的人。别人认为我有多少弟子、信徒,但我没有把他们认为是我的,都是道友,我只希望大家在佛教里各有所归。我没有什么个人物质上的分配,说哪一块钱分给你们,哪一块房舍土地分给你们,也没有哪一个人拿什么纪念品。你要,那么多的书,随便在哪里都可以取得一本做为纪念;你不要,我有什么良言好话也没有用。我只有人间佛教供你们学习,只有道场供你们护持。我对大家也没有何好、何坏,在常住都有制度,升级都有
5、一定的标准,但世间法上总难以平衡,升级的依据:事业、学业、道业、功业,这里面大小、高低、有无,看的标准各有不同,都与福德因缘有关。所以大家升级与否,不是我个人所能左右,这是我对所有的徒众深深抱歉,我不能为你们仗义直言,做到圆满。不过,你们也应该学习受委屈,宗务委员会决议你们的功绩升降,出家道行,自有佛法评量,不在世法上来论长道短。今后,我所挂念的是徒众的调职,佛光山它不是政府,但是单位多,又有调职制度,传灯会竭尽所能安排适能适任,对于个人所长、想法纵有所差,大家都要忍耐。世间难以论平等,我们要把它创造成和平、美满的人生,但也要看在哪个角度来论平等。未来如有不同意见,大家要依
6、循《佛光山徒众手册》,可以更改,但要经过大众的同意。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创业艰难,事实上我觉得非常简易;因为集体创作,我只是众中之一,做时全力以赴,结果自然随缘。许多人以为我善于管理,事实上我只是懂得“无为而治”。感谢大家互助合作,除了戒律与法制之外,我们都没有权力去管理别人。对于世间的一切,来了,并没有觉得欢喜,去了,也没有觉得可惜。总想,人生应该任性逍遥,随缘自在,能够与道相应、与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我一生,服膺于“给”的哲学,总是给人赞叹、给人满愿;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因为我深知结缘的重要,心里只想到处结缘、到处散播佛法
7、种子。我立志兴办各种教育,因为从小我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读书,明白教育才能提升自我,改变气质。我也发心著书立说,因为从佛陀那里一脉相承的法水流长,我不能不把心里的泉源用来供应世间。我这一生奉行“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的人生观,凡我出家弟子,都应本诸出离心,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生活要求简朴,不要积聚。过去三衣一具、头陀十八物、衣单两斤半,这许多优良传统,都合乎戒律,都应该深思熟记。佛光弟子不私自募缘,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交信者,大家都能这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