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学案1川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日救亡运动学习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通过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生平,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为国家民族最高利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体会对侵
2、占富饶家乡的日寇的愤懑之情,营造气氛,深入特定历史环境,引起共鸣,激发探究欲望:“是什么原因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四处流浪?” 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辽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抗日。此为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3.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
3、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在中国共产党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合作探究一、九一八事变 日寇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面对日寇的侵略,作为当时中国政府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何态度?采取这种态度导致的直接恶果是什么?(课件图片展示)答案:原因: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态度: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恶果:(多媒体出示下列图片)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像;日本设立的伪“满洲国”界碑(在山海关附近)。日本制
4、造“平顶山惨案”屠杀中国同胞的现场。1932年,日军在辽宁抚顺残害中国人民。日本七三一部队在我同胞身上进行细菌实验;日本七三一部队焚烧被害者尸体的炼人炉。二、(多媒体图片展示)了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情况。三、西安事变1.张、杨为什么“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答案:民族危机空前(直接原因);蒋坚持“剿共”(直接原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外部原因);张、杨爱国,接受中共主张(内部原因)。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
5、抗日局面的到来。3.知识拓展:靖国神社、教科书等,昨日的侵略与今日的扩张,我们不能遗忘!以“勿忘国耻”为题写一篇演讲稿。答案:略。1.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响起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总结检测( B ) 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C )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
6、主要原因是( D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4.“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D )A.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无法安居乐业B.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人民四处逃亡C.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我国东北地区D.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人民流离失所5.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是( C )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6.“
7、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这段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D )①张作霖 ②张学良 ③杨靖宇 ④杨虎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对于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在近代史上,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的朋友……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C )A.“四一二”政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一五”政变8.西安事变爆发的
8、原因是( C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去C.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D.张、杨想投靠红军9.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 B )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王稼祥10.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