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

ID:29184605

大小:4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7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_第1页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_第2页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_第3页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_第4页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教案课程名称:中国通史(2)授课班级:07秋开放小学教育专科授课时间:2008年5月18日授课人:杨俊广第六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目标:识记: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风潮;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重点分析:1.武昌起义的背景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

3、传和组织工作。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2.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

4、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功绩的掌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难点分析: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的难点主要在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辛

5、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限于认识能力,学生不易理解该政权的对外政策及其与辛

6、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策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的上述对外政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典型表现,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

7、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问:有一个人被称为:(1)中国国民党“国父”;(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指出:孙中山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讲授新课:辛亥革命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爱国运动走上革命道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宣传和组织活动促使革命运动的兴起。这正是我们教材第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P79。我们把辛亥革命分三个阶段,教材把本章分三节讲述。第二阶段,中国同盟

8、会的成立,这是革命运动走向高涨的标志,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频繁地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这正是我们教材第二节所要学习的内容:P87:中国同盟会成立和革命形势高涨。第三阶段,武昌起义掀起的革命大潮冲跨了帝国主义忠实走狗---清朝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在激烈的斗争中诞生。但是,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