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82253
大小:32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7
《襄州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襄州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命题人:程冉冉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澧(lǐ)水薜荔(bì)凝睇(tì)马嵬坡(wéi)B.踯躅(chí)妃嫔(pín)草屦(lǚ)谢公屐(jī)C.漂白(piǎo)一抔(póu)鼙(pí)鼓蹚浑水(tāng)D.逦迤(yǐ)神祇(qí)聒噪(guō)刽子手(g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落寞打圆场攻城掠地B.攀缘蟊贼口头禅披肝沥胆C.冠冕膨胀青一色锐不可
2、挡D.颓圮辗碎攻艰战指手划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B.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烦恼涣然冰释。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2月份以来,我市多地出现0℃以下持续低温天气。气象专家预计,未来这种气温还将持续,甚至有可能进一步走低。B.土地市场在上半年“量价齐涨”的背景下,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已高达1.7万亿元,增幅达77.3%,创历史新高。C.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后共同会见了记者,双方领导人都表达了要充分利用此次访问推动中印关系翻开新篇章。D.一些非法网站打着网络媒体的名义进行所谓“采访”,违规设立“记者站”、“地方频道”,大量编发虚假新闻信息。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
4、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B.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D.莎士比亚,文艺
5、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阐述“动”与“静”的辩证概念。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着道的法则和规律。在
6、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身,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春夏秋冬,南北山水景物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构成了超越事实的表象,从而达到物化为我的精神山水。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画论运用了哲学精神提出了山水画的要求,确立了诸多山水画大师能善于用哲学精神完成山水画创造
7、。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取物之真,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不仅获得了“平淡天真”,还增添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苍海则意溢于海”。这是
8、哲学精神构成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淡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气”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称:“诸血者皆源于心,诸气者皆源于肺。”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取其意气所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