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5759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药典附录之高效液相色谱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市莱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ww.laidun17.cnwww.sepu17.cn药典附录之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充剂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
2、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2.系统适
3、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峰高宽(W<[h/2]>),按n=5.54(tR/W<[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
4、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2)分离度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2(tR<[2]>-tR<[1]>)第4页共4页苏州市莱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ww.laidun17.cnwww.sepu17.cnR=──────────W<[1]>+W<[2]>式中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3)重复性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溶液,连续
5、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进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2.0%。(4)拖尾因子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W<[0.05h]>T=──────2d<[1]>式中W<[0.05h]>为0.05峰高处的峰宽;d<[1]>为
6、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3.测定法定量测定时,可根据供试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测定杂质含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A<[s]>/C<[s]>校正因子(f)=───────A<[R]>/C<[R]>式中A<[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
7、<[R]>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第4页共4页苏州市莱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ww.laidun17.cnwww.sepu17.cnC<[s]>为内标物质的浓度;C<[R]>为对照品的浓度。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待测成分(或其杂质)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x]>含量(C<[x]>)=f·───────A<[s]>/C<[s]>式中A<[x]>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浓度。f、A<[s]>和C<[s]>的意义同上。当配制校正因
8、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