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

ID:29139504

大小:4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6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_第1页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_第2页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_第3页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_第4页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志凯:牛人中的牛人高志凯出生于1962年,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兼公司秘书。高先生198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耶鲁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J.D.)。高先生是美国纽约州的注册律师,1994年至1999年是香港证券与期货监察委员会颁牌的财务顾问。高先生拥有广泛的工作经验,先后任职的公司和机构包括中国外交部(北京),联合国秘书处(纽约市),美国Milban

2、kTweedHadley&McCloy律师事务所(纽约市),美国摩根斯丹利投资银行(香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和香港),电讯盈科,恒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999年至2000年,高志凯担任香港证券与期货监察委员会中国事务顾问。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陪同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登上耶鲁的讲坛发表演讲,畅谈中美美好未来。胡锦涛主席演讲时,一个中国人被主持人作了特别介绍,引起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他就是高志凯——当年邓小平同志的翻译,如今的中海油高级副总裁和总法律顾问——胡锦涛主席访问耶鲁的推手…

3、…     当年的“小不点”成了邓小平的翻译     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之后,恢复了已经停止10年的高考。当时的大学校园,景象是有些奇特的:一批年龄悬殊、经历迥异的学子就读于同一间课堂,他们被人称为“77级”。那年,刚满15岁的高志凯是同学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不点儿,但拔尖的英语成绩使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以一个高一学生的身份跳级考入了大学,并且还是当年的高考“状元”。这一跳,似乎是预示了他此后人生旅途的某些征兆——“跳级”。     苏州大学图书馆的老师至今还记得当年的那个“小状元”。他们回忆道:“学生的借书卡,

4、登记得最满的就是高志凯。但是图书室里的英文版书籍是很宝贵的,有些还不向学生出借,但那个小孩也不知用的什么方法,反正馆里所有的英文书籍,借阅登记上都有他的名字,他全借去读过了。”     18岁时,正读大三的高志凯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一年后又考取了联合国译员训练班,两年的学习结束后,被分派到外交部翻译室当译员,曾为邓小平、赵紫阳、胡耀邦、李先念、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     对于给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翻译那段岁月,高志凯至今记忆犹新。     1983年进入外交部时,高志凯才21岁,但已是研究生毕业,而且

5、开始发表译作。他自称是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给小平同志担任翻译,对翻译人员来说是最高的荣誉,很多人都希望从事这项工作。上级领导却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年轻的高志凯。虽然在进入外交部的头一两年高志凯已多次为其他高层领导担任翻译,而且得到一致好评,但在派他担任小平同志的翻译前,外交部还是慎而又慎,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严格培训。     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总能得到“贵人”的扶持。原外交部副部长韩叙就一直很器重他,称他是“建国以来为中央领导工作的最年轻的翻译”。     他的家人说他其他一切都很平常,唯有一点特别—

6、—特别“口紧”。当年做翻译时,别人爱向他打听一些领导人的传闻花絮,他总是一笑了之,滴水不漏。     今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把他当做一个“成功人士”,想探究他的成功秘诀,可除了那一连串人生旅途的“跳级”外,似乎真没什么特别之处。再三追问,也不过只有以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寻常词汇。     比如认真。他在外交部工作时,部里有严格的防火纪律,一次为了掐灭烟缸中未燃尽的烟头,他冒着危险从气窗中爬进了被锁住的会议室。这事曾在外交部引起议论,有人说他冒失,也有人说凭这股认真劲儿,这小青年将来会有大出息。     实现事业与人生的“跳级

7、”     1989年,高志凯正式进入耶鲁大学开始留学生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是他的推荐人,这是因为他给邓小平当翻译时给基辛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留学美国使得高志凯的人生和事业又一次“跳级”——从译员“转行”成了律师和金融投资方面的高级专家。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高志凯曾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律师事务所担任证券法律师,之后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副总裁。1995年,高志凯作为摩根士丹利的代表之一,参与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中金公司”有过一段艰难的创业时期,但由于它

8、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准确把握以及高人一等的国际化定位,“中金公司”逐渐成为中国最出色的投资银行。虽然后来离开了,但高志凯至今还是为“中金公司”感到自豪。他在演讲中经常这样说:中国有两类证券公司,一种是“中金公司”,另一种是其他证券公司,而“中金公司”是独一无二的。1997年10月,中国电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