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

ID:29132971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_第1页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_第2页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_第3页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_第4页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蒋文祥张学良是西安事变主角原本不是问题。可是杨天石先生在《炎黄春秋》发表文章认为依据档案应改变多年的说法,事变的主角不是张学良而是杨虎城,[1]问题就来了。其后,杨虎城之孙杨瀚在《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中提出,西安事变真正的主角是杨虎城,只不过名义上是张学良,问题变大了。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竟然成了问题,看来这个问题不可不辨——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一、“杨虎城是西安事变主角”论者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事变之前杨虎城力劝张学良“软说不行就硬干”。然而蒋介石却一语道破:“此事最出人意料之外的一点,就是其主动者,实

2、是张学良本身,而首先提出此一劫持主张者,则为杨虎城。”据杨虎城机要秘书王菊人回忆,正是杨虎城建议张学良“软说不行就硬干”!1936年下半年,张、杨有次见面谈到捉蒋、联共的问题,张突然问杨,怎样才能达到我们抗日的目的呢?杨说,先要停止内战。张说,我同蒋谈过好几次停止内战的事,蒋的态度很坚决。蒋说,等我死了以后,你再不去剿共好了。于是,杨虎城乘机向张学良建议:咱们要“软说不行就硬干。”[2]张沉思了一下说,这个办法好,刚柔相济,刚柔并用。与王菊人回忆基本一致的还有张学良本人早期的谈话和记述。张在事变第二天对西北“剿总”总部人员讲话说明事变经过时,其中说到这样两句话:“杨主任态度很坚

3、决,问我你干不干?你不干,我自己行动,……我要干了!”[3]张在1956年12月奉蒋之命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中也说到这件事:“迨良从洛阳返来,心情十分懊丧,对杨谈及蒋公难以容纳余等之意见。谈时良对蒋公发有怨言,并问计于杨,彼有何高策,可以停止内战,敦促蒋公领导实行抗日之目的。杨反问良,是否真有抗日决心?良誓志以对。杨遂言待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4]蒋介石在1937年2月发表的《西安半月记》中也说得很清楚:12月14日,“下午4时命杨虎城来见,余此时始知杨虎城对陕变确亦预谋。”[5]12月15日,“夜张又来见……又告余,此次之事,杨虎城实早已欲发动,催

4、促再四,但彼踌躇未允,谁知10日来临潼,亲自训斥,刺激太深,故遂同意发难。”[6]蒋在1957年发表的《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则说得更加明确,他一语道破:“此事最出人意料之外的一点,就是其主动者,实是张学良本身,而首先提出此一劫持主张者,则为杨虎城。”[7]张学良晚年在接见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记者谈话时,当记者问到“你同蒋在感情上关系很好,但似乎政见不同”时,张说:这很简单。蒋主张“安内攘外”,我主张“攘外安内”。记者又问:“你们是做事的次序不同,还是目的本来就不同?”张的回答直截了当:“当然目的不同。”我主张“先对外作战再安内,蒋先生是先安内再对外。”因为“在蒋先生心里,他的

5、第一敌人是共产党,而我的第一敌人是日本。”[8]张学良曾经对西北总部人员说过:“我同蒋委员长政治意见上的冲突,到最近阶段大抵已经无法化解,非告一段落不可,谁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张。”1936年12月9日,西安青年爱国学生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游行,他们要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要求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谁知蒋介石闻讯后立即下令在学生通往临潼的道路上架起了机关枪。幸得张学良及时制止,这才避免了一场无谓的牺牲。张学良晚年在“口述历史”中回忆说:“你机关枪不打日本人打学生?”“你这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9]二、事变伊始,张学良问杨虎城准备好了没有,杨说:“我们准备好了,等你来

6、以后下命令。”如果事变的主角不是张学良而是杨虎城,那么杨都准备好了,还有必要等张来下命令吗?据十七路军特务营营长宋文梅回忆,1936年12月10日下午3时,杨虎城和张学良进行会商,对扣蒋事宜作了最后决定,杨把宋找去说:“我已和张副司令下了最后决心,本拟今夜行动,因时间太紧迫,决定明天晚上行动。”又说,他和张已商定,届时由宋负责带领部队去临潼扣蒋,并要宋回去着手准备,于明天下午5时前完成准备工作,听候命令。11日下午5时,宋按原定计划,将事先挑选好的人员集合以后,即到杨虎城公馆等候命令。到了晚上11时许,只见张学良偕同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王以哲、刘多荃、董英斌等10多人来到新城。同

7、时,杨部的孙蔚如、赵寿山、李兴中等也相继来到。这时大楼内的气氛立刻显得严肃和紧张起来。经过张、杨两将军对扣蒋计划进一步审慎研讨后,关于分工问题,略有变动。因为临潼附近驻防的都是东北军,如果由十七路军担负扣蒋任务,恐怕会引起东北军的误会,容易发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即决定,改派东北军卫队营营长孙铭九负责去临潼扣蒋,而宋则担任扣押在西安的所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任务。[10]宋文梅的回忆清楚地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这次行动是由张、杨两将军共同“会商”,“对扣蒋作了最后决定”。第二,这次行动的指挥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