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

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

ID:2913090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_第1页
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_第2页
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上)试卷(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化学(上)试卷(二)(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特殊说明:本考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压缩;绝热不可逆压缩达到同一始态温度T2;,则过程的功( )   A.W1>W2   B.W1

2、1=△H2-Q2   D.△U1-△H1=△U2-△H23.某化学反应A(g)+2B(g)→2C(g)的△rHcm则反应在进行过程中的热Q(  )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一定为零                D.正负值不定4.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化学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        A.Q>0,W>0,△U>0        B.Q=0,W<0,△U<0       C.Q=0,W=0,△U=0        D.Q<0,W>0,△U=05.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下列那一组结论是正确的(  )

3、        A.Q<0,△H=0,△p<0       B.Q=0,△H=0,△T<0       C.Q=0,△H<0,△p<0       D.Q=0,△H=0,△p<06.实际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   )    A.△S=0,△U>0  B.△S>0,△U>0    C.△S=0,△U=0  D.△S>0,△U=07.1Mol理想气体经过一个恒温可逆压缩过程,则该过程(  )    A.△G>△A   B.△G=△A    C.△G<△A    D.无解 8.某系统经任一循环过程,系统与环境所交换的热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19

4、.在恒温恒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那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   )     A.△H>0,且△S>0    B.△H>0,且△S<0     C.△H<0,且△S>0     D.△H<0,且△S<010.理想气体经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则(  )    A.△S(系)>0  B.△S(环)>0    C.△S(系)<0    D.△S(环)<0 11.下列活度与标准态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活度等于1的状态必为标准态     B.活度等于1的状态与标准态的化学势相等     C.标准态的活度并不一定等于1     D.活度与标准态的选择无关12.下列关于亨利系数讨

5、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其值因溶液组成表示方法不同而异     B.其值与温度有关     C.其值与溶剂的性质均有关     D.其值与溶质的活度有关13.下列关于稀溶液依数性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依数性中最灵敏的性质是渗透压     B.在依数性公式的推导中,都应用了拉乌尔定律     C.依数性都可以用来测知溶剂的不纯性     D.在依数性公式的热力学推倒中没有任何近似假定,是十分严格的14. 在298.15K,101325Pa时某溶液中溶剂A的蒸气压为pA,化学势为uA,凝固点为TA,上述三者与纯溶剂的相比,有(  )          

6、         15.对非理想液体中的溶质,当选假想的,符合亨利定律的,的状态为标准态时,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时,    时,     时,    时,,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使用的条件为。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下列变量中等于零的有:   。3.双原子理想气体经压力加热内能变化为,则其焓变为   。4.298K下,将两种理想气体分别取1Mol进行恒温恒压的混合,则混合前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为:△U0,△S0,△G 0(填:>,<或=)5.298K下,将两种理想气体分别取1dm3恒温混合成1dm3的混合气体,则混合前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为:△U 

7、0,△S0,△G0(填:>,<,或=)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某一理想气体体系从某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和恒温不可逆膨胀,能否达到同一终态?若从某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能否达到同一终态?为什么?2、如有一化学反应其等压热效应ΔH<0,则该反应发生时一定放热,且ΔS<0,对吗?为什么?3、如果在水中加入少量的乙醇,则四个依数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如果加NaCl,CaCl2则又怎样?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