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23868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非学校化社会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学校化社会论”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学校等同于教育和学习,然而,学校已无力提供一种真正的教育,而异化成一种机构。只有废除学校,代之以学习网络,才能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生机,带来效益。伊里奇的著作尤其是他的代表作《非学校化社会》被誉为“可能是美国自50年代以来出版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习该书出版后,立即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书中的一些术语,如“非学校化”、“学习网络”等,在国际性组织的报告、刊物中随处可见。虽然他的“废除学校”的观点是“荒诞”的,但他“学习网络”的观点的提出,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2、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冲击了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之间的隔阻,迎合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国际化趋势,故而,有学者将他称为“学习型社会的开拓者”。在他的代表作《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其主要的论点是批判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社会中呈现出的“学校化”社会的景象,特别是学校教育更为突出,伊里奇认为学校教育因为存在着种种潜在课程压迫着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因此,他提出废除学校代之以学习网络的教育方式来实现“非学校化社会”的理念。他的非学校化的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对西方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国际教育界中掀
3、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开始对他的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美国政府在反贫困运动中的失败以及世界教育危机的呼声和各国学生运动的风潮打破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美好希冀,也引起了伊里奇等学者对学校教育的质疑。他们抨击学校并没有向预期那样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激化了社会的矛盾,为此他们指责美国学校是阻碍社会进步、压迫操纵人们的工具,他们主张废除学校,创建新的社会秩序。非学校化教育思想的产生:学校的无能1.对“向贫困开战”失败的反思在反贫困运动中美国政
4、府为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诸多补偿教育措施,却依然难以消除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的现象,这引起了伊里奇对“向贫困开战”的反思。为何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施了诸多的改革计划却依然没能消除贫困?为何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却无法产生平等的教育结果?不平等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在迷茫和反思中,伊里奇从根本上反省学校的合理性,他认为向贫困开战之所以失败是由学校造成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学校根据自己的独特的结构,反对把优惠集中在其他性质的处境不利的儿童身上。特殊课程、隔离班级或延长课时,只会在更高的消费水平
5、上造成更多的歧视。”学校本身是一个制度化的机构,它对于教师、资金、设备的分配有一种自主性和原则。这种分配原则是不会以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和其他任何人的良好的愿望为转移的。比如说,人们一般认为平等义务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花的钱应该是相同的,然而,事实上却相反。富裕儿童可获得的人均数量与10%最贫穷的家庭子女的人均费用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0倍。也就是说,教育投资与设施的平等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一种假象,而学校教育本身正在制造着社会两极分化。其二,“即使同样处在质量相等的学校里,贫困儿童也难以赶上富家子弟;即使在同样
6、的入学年龄入同等的学校,贫困儿童仍然缺少大部分对于中产阶级儿童来说随意可得的教育机会。”这是因为学校是针对中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子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有充分的家庭条件与教育相配合,比如旅行、书籍等。而贫困学生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学习,而是为了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学校是他们学习的依靠。实际上,即使上同等学校,贫穷儿童与富裕儿童在教育标准和教育机会上仍然是不平等的。伊里奇在反思“向贫困开战”失败的原因中,试图通过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去揭示制约这些现象的因素,深入探讨“不平等”的真相和根源。他发现
7、:产生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学校制度本身。2.对学校教育的批判伊里奇把实行义务教育的学校界定为“与教师有关的、要求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全日制地学习必修课程(bligatoryCurriCulum)的过程”〔门。这就暗示着,只有在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才能在学校受教育,学校与教师有关,而全日参与,就是要使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掌握在教师手里。作为义务教育实施场所的学校之所以能够设立,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有着“大部分的学都是教的结果”的错觉。然而,伊里奇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义务教育剥夺了他们的学习权利。因为“如同高速公路网一样,
8、乍看起来,学校向所有人平等开放。但实际上,学校只对那些不断谋求更高层次的文凭者开放”,这是由于学校借助于课程设置来分配社会角色,但实际上学校教学的对象只是那些完全按照已得到社会控制认可的要求进行学习的人。“学校系统并未使机会平等,而是垄断了这些机会的分配”。所以,指望通过学校的普及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对现存的学校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它才有可能实现。它的实现不在于教师对学生态度的改变,不在于教育者的责任心的增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