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

ID:29111795

大小:969.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_第1页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_第2页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_第3页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_第4页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负载均衡设备报价,负载均衡价格什么是负载均衡一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主要受限于服务器自身的可扩展硬件能力。所以,在需要处理大量用户请求的时候,通常都会引入负载均衡器,将多台普通服务器组成一个系统,来完成高并发的请求处理任务。较早的负载均衡技术是通过DNS来实现的,将多台服务器配置为相同的域名,使不同客户端在进行域名解析时,从这一组服务器中的请求随机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地址,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图:多层次负载均衡但在使用DNS均衡负载时,由于DNS数据刷新的延迟问题,无法确保用户请求的完全均衡。而且,一旦其中某台服务器出

2、现故障,即使修改了DNS配置,仍然需要等到新的配置生效后,故障服务器才不会被用户访问到。目前,DNS负载均衡仍在大量使用,但多用于实现“多地就近接入”的应用场景。1996年之后,出现了新的网络负载均衡技术。通过设置虚拟服务地址(IP),将位于同一地域(Region)的多台服务器虚拟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应用服务池;再根据应用指定的方式,将来自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分发到服务器池中。网络负载均衡会检查服务器池中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自动隔离异常状态的后端服务器,从而解决了单台后端服务器的单点问题,同时提高了应用的整体服务能力。

3、网络负载均衡主要有硬件与软件两种实现方式,主流负载均衡解决方案中,硬件厂商以F5为代表,软件主要为NGINX与LVS。但是,无论硬件或软件实现,都逃不出基于四层交互技术的“报文转发”或基于七层协议的“请求代理”这两种方式。四层的转发模式通常性能会更好,但七层的代理模式可以根据更多的信息做到更智能地分发流量。一般大规模应用中,这两种方式会同时存在。为什么要研发Vortex?在研发UCloudVortex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在重造轮子。这要求我们站在2016年这个时间点上去分析现状,深入思考各种负载均衡实现的优、劣势

4、。负载均衡大致可分为以F5、Netscaler为代表的硬件负载均衡和以LVS为代表的软件负载均衡。不妨,我们先以F5为代表来看硬件负载均衡的优劣势。F5的硬件负载均衡产品又分单机和集群系列。12250v是单机中的高端版本,能支撑每秒150万新建连接数,8000万并发连接数,84G数据吞吐量。从F5的datasheet中,我们推算出并发连接数受限于内存,高端的12250v和次一级的11050内存相差4倍,并发连接数也是4:1的关系,后者大概为2400万;根据UCloud自身云平台的运营经验,150万新建连接在特定大压力场

5、景下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被击穿;而84G的吞吐量,一般来说是够用的,数据中心南北向的流量有限。图:F512250v集群系列中VIPRION4800阵列是旗舰产品,每个阵列支持较多8个Blade,每个Blade提供每秒290万新建连接数,1.8亿并发连接数以及140G数据吞吐量。按线性比例计算,一个顶配的VIPRION4800阵列能满足绝大多数海量互联网应用的业务需求了。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单片Blade都是用了普通X86架构,2块Intel12核CPU配256G内存,这个转变使其支撑量产生了飞越,也进一步证实并发连接数

6、与内存呈相关性。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认为硬件负载均衡较终的路线是回到X86服务器架构,通过横向扩展来提升性能。这里软硬件的区分已经不再存在,因为如果F5能做到,具备深入研发能力的技术公司如Google、Facebook也能逼近甚至超越。从商业角度来说,硬件负载均衡产品过于昂贵,高端产品动辄五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价格对于用户是几乎不可承受的负担。在文章末尾,我们提供了一份根据网上数据整理后的比较内容,主要来源为Google搜索:F5Networks-PriceList-January11th,2014-Amendedfort

7、heWSCA-NASPOJP14001RequestforProposal,供大家参考。从使用角度来说,硬件负载均衡是黑盒,有BUG需要联系厂商等待解决,时间不可控、新特性迭代缓慢且需资深人员维护升级,也是变相增加昂贵的人力成本。再来看(开源)软件负载均衡代表LVS. LVS作为目前互联网时代较知名的负载均衡软件,在性能与成本方面结合地很好,阿里云的SLB产品也通过LVS实现,因此也继承了LVS的优点和缺点。LVS较常用的有NAT、DR以及新的FULLNAT模式。以下是各模式详细的优缺点比较:图:NAT、DR和FULL

8、NAT模式优缺点对比我们认为LVS的每种模式都有较大的缺点,但这并不是较为致命的。较为致命的是LVS本质上是一个工作于Linux内核层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上限取决于Linux内核的网络性能,但Linux内核的网络路径过长导致了大量开销,使得LVS单机性能较低。因此,Google于2016年3月较新公布的负载均衡Maglev实现完全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