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109531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图示,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记住人口迁移的分类。2、结合相关人口迁移图,理解在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意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8、9页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迁移。2、读图1.8读出人口的迁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迁入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读图1.9,比较80年代前后人口的迁移有何不同?【问题探究】1、假如A、B、C代表三个行政区:(1)左图中哪几种方式

2、属于人口迁移?(2)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时间超过一年)()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2、在每个大洲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表示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二战前欧洲二战后北美洲拉美大洋州非洲3、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是       、        和        。迁入的主要原因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特点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二战后2、国内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课堂反馈】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

4、响,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3、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5、目前,

5、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判断题: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是有计划进行的()7、二次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是定居人口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参考答案:问题探究3: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矿产资源丰富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人地矛盾。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

6、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1.内地到沿海2.山区到平原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课堂反馈:1—5BACBD6—7B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