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导学.doc

第四阶段导学.doc

ID:29103950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第四阶段导学.doc_第1页
第四阶段导学.doc_第2页
第四阶段导学.doc_第3页
第四阶段导学.doc_第4页
第四阶段导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阶段导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四阶段导学本阶段导学资料包括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章的内容,是本教材的下编部分,是从总体上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核心特点的概括,具有总结性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1,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2,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

2、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3,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4,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5,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7,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对包括

3、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德制约维护正义)8,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1,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

4、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二力心态政治脱神宗法经学学术)2,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同化力的典型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中国化。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延同凝)3,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4,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5,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其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6,重实

5、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简记:农实趣念)7,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而且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8,与集权主义相伴生的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是民本主义。9,民本主义,即民为邦本的思想,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10,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来的。

6、11,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极端形态的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12,从西周开始的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3,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还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14,孟子认为,道德四个善端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由此引伸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7、1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16,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17,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广泛渗透;二是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注意:一是影响各方面二是影响宗教三是影响科学)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第二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